客家文化端午10大风俗,你家都有哪些

端午节要到啦

3天小长假已开启

各位小伙伴的家里

早就准备好了美味粽子

可是过了几十年的端午节

居然不知道端午居然有那么多习俗

小野表示只听过4个

一、端午节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碱水粽。?

二、端午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据小野了解,赣州章江南桥下在5月30日有一场赛龙舟比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观看哦。

三、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四、饮雄黄酒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五、端午戴香包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六、端午吃鸭蛋

端午节要吃十二红,顾名思义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咸鸭蛋因其蛋黄鲜红,故为十二红之一。故端午要吃咸鸭蛋!

七、端午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八、端午佩豆娘

旧时端午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现在南康基本是见不到。

九、栓五色丝线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十、端午画额

画额,汉族习俗,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这个在小学的课本里提到过。

▍内容来源:微大余

▍图文编辑:小野(转载请注明出处)

▍商务合作:(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好
白癜风趁早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hj/11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