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因赣南拆迁问题发问市委书记李炳军

点击上方可免费   编者按:在江西赣南正在上演大规模的拆除老宅、老房子、土坯房,此举引发了百姓的众多议论。其中一位海归博士甚至致信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六问缘由。老房子到底拆还是不拆?现特此转发博士致信全文,仅供讨论。

尊敬的炳军书记好!

  我是一个从赣南农村走出的海外留学生,在美留学、工作、生活近十五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土的眷恋,对老家的怀念越来越深。怀着一颗赤诚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创业,深刻感受到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大地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的进步!最近跟着一些专家和当地的领导下乡考察湖南农村,发现湖南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力度对文化、古迹、历史的保护。听说江西各级政府在按指标下令要完成百分之百的老宅、所谓的空心房拆除,我深感震惊!前一段时间,我回了一趟赣南老家,亲身见证政府强行拆除老宅、所谓空心房的震惊事实!无需经过主人同意,只要没有人住的土坯房子,直接拆除!深入了解这些事实真相的背后,没想到这是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江西最大的一个行政区域!

  今天来自老家的电话不断,浩浩荡荡的拆除队伍强行挨个小组的拆除老宅、老房子、土坯房,村里老人的一片哭天喊地的声音让每一个曾经出生、成长在这里的外地工作的老家人内心煎熬!

  已经离开赣南农村快三十年的我,对于强行拆除所谓的空心房,对于农村一户一宅的土政策(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只要你有钱买几套房子都可以!这是新一代的农村歧视政策?),很是不理解。

  我有很多的问题要问从中央空降的山东人李书记:

  第一问:您是否记得梁思成、林徽因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作为一号亲抓的首号工程,战略意图和战略路线渐渐清晰,即通州将成为北京副中心,而河北雄安新区则将成为首都副中心。

  这个战略布局的背后让很多对历史了解的人想起了梁思成、林徽因保护北京古建筑的北京方案。雄安新区的设立算是对梁思成、林徽因的预见性结果吧。

  但是,北京老城区的古迹、历史建筑的拆除之后,再也无法复原。

  今天,赣南这篇红色大地上的强行拆除运动,有多少的古迹、历史建筑将会拆除,没有任何一个建筑专家、历史专家能够预计?当您指挥的各级政府浩浩荡荡去强行拆除这些老宅之前的时候,尊敬的李书记,您去调研过这些历史、文化吗?您去考虑过赣南老区人们的情感吗?

  第二问:远道而来的李书记,您对客家人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吗?

  据史料记载,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族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

  客家民系,形成于赣南,成长于闽西,成熟于梅州,发展于海外。所以有“赣南是客家人的发源地,梅州是客家人的摇篮”之说。客家人在不断的迁移和长期的客居生活中,逐渐地形成了客家人共有的人文精神,这就是: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并具有较强的革命精神。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大多都是客家人发动的。客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文天祥、洪秀全、孙中山、廖仲恺、叶剑英等。

  什么叫客家文化?概括地说,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与闽西、粤东相比之下,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

  当一座座的老宅被拆除,只剩下老祖宗当年的祠堂孤零零的矗立在一片空地的时候,客家人的姓氏宗族文化还在吗?

  第三问:当您指挥下的浩浩荡荡的拆除大军进攻这些客家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的时候,您真的了解过客家人的建筑文化吗?

  据报道:湖北大爷拆迁才知道老宅值8亿,全是金丝楠木建成。近日,湖北杨大爷家的房子面临拆迁问题,拆迁肯定得有补偿。只是临到拆迁的时候,邻居无心的一句话,这么久的老屋拆了实在可惜了,一下勾起了屋主的回忆。小时候就听家里老人说过,这栋老屋有些年头了,好像是明代建的。这下子,家里的长子就疑惑了,这老屋既然这么长时间,自从两年前自家借钱修了房,平时自己就放点杂物,两年前就没住在里面了,怎么还没有垮塌呢?尊敬的李书记,浩浩荡荡的拆除队伍有几个是懂历史的?懂建筑的?中国最大的无知拆除队伍就这样诞生在客家人的发源地啊!赣南人的耻辱啊!任何拆除古老建筑、古迹的人都会定在客家人的耻辱柱上的!

  (客家建筑)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一般游客为之陶醉。赣南的客家围屋,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三县全境;信丰、安远两县的南部以及寻乌的个别地方,总数约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因为历史的原因,很多的客家人的老建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演化。过去几十年来,因为大量的空心村的出现,没有及时的得到维护,成了政府心中的所谓空心房。在湖南的很多农村走一走,湖南政府及百姓对于老宅的重视、维护、修葺,让很多的空心房成为一座座特色老宅,吸引很多的城里人去租赁、度假。

  生活在城市的人,也许很南理解农村的客家人对于老宅的深厚情感。

  作为一个在外飘荡三十年的客家人,我能理解,来自山东的李书记,您懂吗?

  第四问:赣南农村最大的问题到底是空心房的问题,还是空心村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赣南很大一部分农村年轻人、中年人,背井离乡、抛妻舍子,远走他乡,去打工。这一大群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异地他乡生存、奋斗,慢慢失去了对宗族文化的认同,也慢慢失去了客家人原有的一些传统。

  每一次的回到赣南农村老家,沿路看到的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或在地里干活,或抱着、背着小孩。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一村村的,没有丝毫的生气。赣南农村,一座座的空心村,住的是老弱病残、幼儿少年。

  小时候,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已经成为历史。

  总是能听到某某老人在家生病死了好几个星期都没有发现。大部分的农村老人一旦生病了,基本上是硬扛着。虽然有相应的医保,但是再多的医保、医生,也无法解决老人们的心灵孤独。

  我曾经在美国接受过多年西方的教育,对于客家人的这种奋斗精神既能够理解、又觉得过于残忍。传统的天伦之乐,不就是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吗?

  一代代的打工潮,贻误了一代代的年轻一代的教育、成长。

  第五问:老宅的拆除,拆的仅仅是一座座的老宅吗?

  您拆掉的是其存在的历史意义和现存价值!

  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出外打工的一群农民工,即将迎来他们的中晚年时代,他们终究将回到他们原有的故乡。这群在外见过一定世面的群体回流到故乡,还有更多的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一群人十年、二十年后也会回到故乡。

  我相信有一天,如何安置这些人,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养老,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安定团结,将成为赣州市委市政府的一个大问题。现在赣南的农村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幼儿儿童(现在赣南农村最大的问题不是空心房,而是空心村啊!),强行拆房,对农民土地巧取豪夺(赣南农村很多地方存在这种情况啊),看似毫无障碍,不是他们愿意,是因为怕,这些老人家、孩子们从心底深处怕政府!但是等到我说的那一天,这一群经历过市场经济冲击的老乡们,经历过在外打工、有着一定的组织纪律性的产业农民工、带着强烈的维权意识回来的时候,他们会成为政府的一个强大的安全隐患。当他们回来,代表着小时候记忆的宗祠、老宅被政府强制拆除,他们的土地被剥夺,他们会产生多大的愤怒。

  一座座的老宅和祠堂,代表着客家人的宗族文化、优良的传统,这些是客家人的记忆、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客家人的灵魂归属。这些曾经是他们团结的向心力载体。

  作为一个在异国他乡十几年的客家人,我真诚的希望,赣州市委市政府能够从历史、文化、生态的角度去理解中央扶持苏区的政策,从一个普通客家人的情感去理解客家人对古宅、老宅的情感!市委市政府完全可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加以引导、统一规划,动员老百姓自发对祠堂、老宅进行修葺、完善,也可以更多的引入在外乡工作的客家人来参与、进行投资、进行维护并引导更多的农民进行生态产业的开发。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客家人守护着他们祖先的土地上,依然可以活得很充实、很小康,无需像他们的父辈抛家去舍、背井离乡。

  第六问:强拆的背后,您的依据是什么?

  随意百度关键词:空心房、“一户一宅”,网络上出现的很多质疑的声音。强拆的背后、“一户一宅”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座座的老宅和祠堂,代表着客家人的宗族文化、优良的传统,这些是客家人的记忆、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客家人的灵魂归属。这些曾经是他们团结的向心力载体。

  据网络消息: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才亮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对拆除“空心房”的方案提出质疑。王才亮认为,法律没有规定对农村中普遍存在的“一户多宅”的情况如何处理,基层政府如强力拆除不符合《立法法》第八条和《物权法》第四十二条以及《行政强制法》第四十条的规定。

  不少律师质疑,“空心房”并非法律用语,整治政策缺乏法律依据。江西省赣州市国土局副局长罗峰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承认“空心房”确实不是法律用语,是对农村中长期无人居住的危旧土坯房的俗称。

  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旨在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中央给了赣南很特殊的政策,由中央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土坯房改造。用于土坯房改造而不是拆除。

  《赣州市农村“空心房”整治实施方案》中称,“政府推动,群众参与。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农民投身‘空心房’整治。”罗峰说,这就意味着,整治方案明确拆除“空心房”的主体是村民,没有征得村民同意,是不可以强行拆除的,政府只是一个“推动力”。浩浩荡荡的拆除队伍简直是像当年的日本人进村,哪有什么征得村民同意?这是现代中国的土匪,披着合法外衣的土匪!

  什么是乡情、故乡、文化、历史?当一座座老宅被拆除,拆除的不仅仅是一座座的建筑,拆除的是客家人对历史的记忆,拆掉的是在外乡工作、生活的人对故乡的回忆。

  我所在的屋场,是我们的姓氏老祖宗六百多年前落户的地方,六百年的祠堂,六百年的古井,六百多年的客家古迹。一旦拆除,很多东西再也无法复原。

  每一个的故乡,对于一个没在此地生活的人看似毫无意义。但是对于在这里出生、长大、从小听着客家人老祖宗历史的人来说,具有非常的意义。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每一个客家人的灵魂归属,无论客家人散居何方,叶落归根就是最好的归属。

  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够更加开明的、更加灵活的去支持、扶持赣南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而不是去损害老百姓的情感。如果您们愿意,我诚挚的邀请您们来湖南看看,看看这里的政府是如何对农村的所谓空心房、老宅、祠堂进行修葺、维护和保护的。

  国家的物权法明明白白的向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公民显示它的权威性:未经产权拥有者本人同意,任何人和机构不能强行损害和占有!南康的血案,一个血案教训已经足够深刻。

  请尊敬的炳军书记能够从历史、情感、还有维系客家人的传统的角度,停止强行拆除所谓的空心房、老宅了!如果政府有精力,为什么不能更多的去思考如何对农村进行更好的生态产业开发呢?如果政府更加远见一点,为什么不能深度考虑一下,未来几年内如何整合即将回流的第一代、第二代出外打工者,他们的奋斗精神、他们的开放思维、他们在外的经验、技术,将是未来振兴赣南农村的真正资源和力量啊!拆是拆不出一个新农村的,只有符合青山绿水的生态产业发展才能建设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农村!

  希望更多的将这种消息传播给全世界的客家人。

  无论您是客家人或不是客家人,请尊敬的炳军书记,您,能够从历史、文化、生态的角度去理解中央的农村政策,从未来赣南人农村的长久治安考虑,从一个普通客家人的情感去理解客家人对古宅、老宅的情感!

  用不了几年,李书记走了,留下的是对赣南农村建设的功绩,还是留下赣南老区人民对你拆除客家人老宅的骂名!一代代的老区人民会永远记得来自山东的一位李书记把他们对历史的记忆拆除了!

  谢谢您!

  敬礼!

        写信人:一个来自海外的赣南客家人

            二零一七年四月三十号

  今天正在村里上演的强拆,让我一个园里故土的游子欲哭无泪!

瑞金商人

服务瑞金商人,助推瑞金工商业发展

长按识别







































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关于白癜风治疗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hj/16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