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过劲,省政府点名表扬南康点赞我区家
骄傲!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我区的家具产业发展被点赞
具体请看!
↓↓↓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表扬和激励先进,宣传和推广典型,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新理念培育新动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省政府同意,现对23项设区市、赣江新区的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希望受到表扬的地区珍惜荣誉,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做法,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发扬钉钉子精神,瞄准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五大主攻领域,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努力开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的新局面,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西篇章。
年1月10日
其中点赞了南康的家具产业
↓↓↓↓↓↓
赣州市围绕打造全国乃至世界家具集散地的目标,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立国内首个“互联网+家具制造”行业云平台,建成省内首个家具生产无人智能化车间,推动家具产业由低小散乱向全产业链发展。
省政府点赞的二十三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典型经验做法全部内容如下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典型经验做法
(共23项)
1.南昌市围绕发展大航空产业,推进南昌航空城建设和产业招商,引进一批整机制造、通航运营、无人机制造等企业,航空产业链逐步完善,成功创建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
2.南昌市围绕打造全国城市级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设立创投基金,组建创新孵化中心,积极引进联想、清华紫光、欧菲光等VR龙头企业,滚动式培育一批VR企业,VR全产业链加快形成。
3.南昌市借助共享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整合物流配送资源,江西尧泰风快平台、马力冷运平台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国家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成效。
4.九江市抓住庐山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构建“环庐山、大庐山、泛庐山”旅游发展格局,推进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实行景区项目化、运作市场化、服务标准化,发展智慧旅游,实现旅游资源统一整合、旅游业转型升级。
5.景德镇市按照“修旧如旧、原地保护”原则,大力推进以“三陶一区”为核心的老城文化保护传承,积极开展“城市双修”,培育陶溪川等一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吸引一大批“景漂”创客群体,传统陶瓷产业和城市发展焕发新活力。
6.景德镇市高起点规划建设航空小镇,与生态文明建设、军民融合、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航空产业加速集聚,形成“产能百架、产值百亿”的规模化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
7.萍乡市围绕建设“独具江南特色的海绵城市”,推行“五水共治”,推动传统建材业向海绵产业转型升级,设立海绵产业发展基金,有效促进海绵城市建设与海绵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8.新余市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以生态循环农业园为核心,统筹推进农业物联网、农业废弃物收储运、有机肥推广等建设,有效探索了“光伏+农业”“秸秆—基料—食用菌”“猪—沼—稻”等新模式。
9.鹰潭市把移动物联网研发、产业化和应用作为培育新动能的引擎和突破口,大力推进智慧新城建设和两化融合,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地级市全覆盖的窄带物联网,在移动物联网网络建设、公共平台、示范应用三方面实现“全国领跑”。
10.鹰潭市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出台“1+N”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设立人才海外联络站,因地制宜从国内知名企业和机构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挂职锻炼,促进了产业升级和人才发展的双赢。
11.赣州市大力推进以“两城两谷一带”为重点的新制造经济,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设立并运作好“中国制造”产业基金,成功创建“中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
12.赣州市围绕打造全国乃至世界家具集散地的目标,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立国内首个“互联网+家具制造”行业云平台,建成省内首个家具生产无人智能化车间,推动家具产业由低小散乱向全产业链发展。
13.赣州市大力推进金融创新,积极运用区块链前沿技术,在全国率先推出赣州银行票链业务,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难题,荣获“中国卓越金融品牌创新案例”奖。
14.宜春市实施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和袁州“一谷一城一港计划”,着力培育樟树、袁州两大中医药产业集群,在中医药研发平台建设、品牌培育、产品营销、产业招商等方面取得成效,激发了中医药产业活力。
15.上饶市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培育新动能的引爆点,围绕加快建设江西省数字经济示范区,推进“一个园区、九个中心、一个基地”搭建,吸引华为、滴滴等一批知名大数据企业落户上饶,大数据产业生态链正在形成。
16.上饶市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发展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初步形成中医药健康旅游九大发展板块,成为省内首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17.吉安市围绕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依托吉泰走廊,重点建设发光二极管(LED)智能照明和通讯终端两大产业集群,出台“特惠八条”支持政策,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
18.吉安市抓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考核指挥棒,将新动能培育纳入年度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中,设置专项分值比重,有效调动全市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工作的积极性。
19.抚州市深入挖掘以汤显祖文化为核心的传统特色文化,启动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三翁小镇”和“寻梦牡丹亭”大型实景剧等项目建设,成功举办系列国际戏剧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戏都”品牌形象逐步树立。
20.抚州市挖掘提升“建昌药帮”和“旴江医学”中医药文化特色和优势,“以特引特”开展产业链招商,推行“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促进中药材种植区域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并实现与秀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21.抚州市积极探索“数据中心和产业基地支撑、数据应用和产业融合的双轮驱动”模式,助推大数据产业研发与应用,吸引生态超算中心等大数据项目落户,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发放高龄老人补贴,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城市云计算中心。
22.赣江新区优先支持新兴产业项目在新区布局,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加速集聚,互联网众包、分时租赁汽车等分享经济迅速发展,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开局良好。
23.赣江新区抓住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契机,构建政策“洼地”,积极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实践,成功吸引一大批金融机构入驻,打造全牌照金融体系。
南康的家具产业发展
为什么收获省政府的点赞呢?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南康区聚焦产业升级的瓶颈问题,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建设现代家居城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为动力,激发新活力、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把特色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在年,我区获批“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家具质量提升示范区”,获评“中国实木家居之都”“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国十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一、临港经济加速引爆
南康区立足于推动赣州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际货物集散地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把赣州港作为促进苏区振兴发展的最核心资源,加快完善冷链、监管仓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港口能级,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使赣州港逐步发展成为综合型一类口岸。
如今,赣州港开通17条中欧(亚)班列,通达中亚五国和欧洲经济腹地,成为盐田港、厦门港、广州港的内陆港,实现了木材、煤炭、家具、粮谷、服装、蔬菜、电子信息产品等品种运营,基本实现“多口岸直通、多品种运营、多方式联运”。“瓶颈”一旦打通,产业就爆发出巨大活力。目前,通过赣州港,南康企业已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木材,把家具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老区也有了国际范”。
二、推动“标准化+”“互联网+”
南康区主动策应“中国制造”,突出“互联网+”“标准化+”,建设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具有“消防、环保、安全”的智能工厂、标准车间,联动提升产业标准、质量和品牌,逐步改变了家具这一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推动家居产品向智能化、定制化、生态化、品牌化转型。汇明木业是国内最大的板式家具出口企业,也是家具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生产型企业,它拥有世界第三条、全国第一条对废旧家具直接回收循环利用的生产线,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家具生产无人智能化车间。
三、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其中,物流方面,依托赣州港,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赣州港“一带一路”多式联运工程项目建设,该工程于11月10日被交通运输部正式评定为全国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全省首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京东、顺丰等国内八大物流企业“抢滩登陆”,港区建设拉开百亿元投资规模框架。
电商方面,大力搭建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促进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引进品牌龙头电商企业10家,阿里巴巴、京东都有意在南康搭建电商平台。
四、打造全产业链要素保障体系
围绕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在打造检测、烘干、喷涂、物流、外贸等11个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新组建工业(家具)设计中心,建立线上线下家具“设计师联盟”,实现前沿开发设计理念与家具生产制造的高位嫁接;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人才+项目+企业+平台”等模式,柔性引进60多家知名设计机构、科研院所和多名设计师,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总策划:黄琨
策划:黄名生
主创:王友贵
制作:吴寒明俊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hj/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