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报道南康木匠之乡是如何成为
央广网赣州3月28日消息(通讯员李淑芳谢文军)在赣州市南康区,传统的木匠手艺,曾是人们远走他乡、谋求温饱的重要手段。如今,它让善于“无中生有”的“木匠之乡”迅速崛起,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家具产业基地。是什么使南康的家具行业从最初的走家串户、养家糊口,发展到今天庞大的产业集群?
有多年历史的南康区,面对人多地少的生存环境,在广东等地打工的人数曾有“一个半南康”之多,其中在顺德等珠三角一带,就有15万名与家具产业相关的技工,“木匠之乡”因此而名。
近年来,南康区紧紧围绕“主攻工业,三年翻番”发展目标,抢抓《若干意见》支持南康家具产业基地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赣州港产业集聚效应,按照打造世界木材和家具集散地的定位,强化改革创新,力推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北上南下”“内外兼修”,通过内培外引、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和建设了汇明木业、中元智能家居等出口型企业,助推外贸出口。年,南康家具出口额超1.8亿美元,赣州港吞吐量增长%。
从年第一家家具企业诞生至今,南康区现有家具企业家。“不过,绝大部分产值都在0万元以下,产值万以上的不过10余家。一直以来,我们做得最多的是‘扶微育小’的工作……”南康区某银行行长李华介绍。
为破解小微家具企业因抵押担保无力带来的资金困境,南康区某银行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在积极推广个人可循环贷款、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等产品的同时,根据家具企业多“前店后厂”的状况,在发育成熟的南康国际家私城开发了“商户联保贷款”,深受大家的欢迎。
“联保贷款较好地解决了担保抵押问题,对融资难题的破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受到家具城商户的欢迎。”客户经理伍玉兰说。“通过小额农贷,我们还支持了0多户为工厂化生产、规模化企业提供零部件的农户。”
除了资金上的扶持,南康区某银行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家具产业提供便捷、畅通、全面的金融服务上。在南康国际家私城设立人工营业网点,提供专门、专业的各项金融服务,不断加大POS等自助设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的推广应用,形成多渠道、立体式、全方位的服务架构。
得益于金融的强力支持,南康家具产业近年来以年均30%以上的增速在中部地区迅速崛起,成为了全国家具企业数量最多、产品种类最全、产业链最完善的县级城市。年,家具集群产值达到亿元,成为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南康家具产业已列入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支行将紧紧抓住这个契机,瞄准产业园区,抢占高端客户,重点支持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客户,助力‘木匠之乡’全速挺进‘家具之都’!”谈及未来南康家具产业的发展,李华满怀憧憬,信心满满。
对此,南康的家具老板们,你怎么看呢?把我们南康的创业故事也转给朋友看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hj/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