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文学年第32期总第期
点击上方蓝字“南康作家”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编者按
6月27日,区作协党支部组织10多名党员会员前往浮石乡圳玄村,与该村党员一起参加学习活动,听取了村党支部关于脱贫攻坚和发展集体经济的情况介绍,随后参观了村扶贫点,创作了一批文学作品,本期推出圳玄村采风作品选(一),以飨读者。
[浮石乡采风专版][报告文学]
山坳里人家
赖华明王晶
从国道下来,一条令人眼前一亮的村级沥青路接通着国道。循着路的方向,过这个山坳,就到了南康区浮石乡圳玄村。
山坳里有11姓人家,以林、罗、陈、朱四姓人数居多。
年7月1日,对于圳玄村的所有村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
共产党员林万鑫走马上任村党支部新一届书记。
这是一副副沉甸甸的担子。十三五的脱贫攻坚任务,村级经济的薄弱,人心的涣散,土地凋敝等等,都需要这位新书记一件一件的予以解决。
如何破解这一贫困村发展的难题?如何重新找回村民们对这片和他们有着血缘关系土地的深沉情感?林万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支委们经过深入的调研,认为圳玄村发展的希望在山上,在田里,在水里。
山水情脉脉,田园意款款。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是摆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必答题。
为此,他们充分发掘本村山、水、田、地等资源,做好“山水田园”文章,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偏远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弹奏出一曲发展集体经济“四重奏”——
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发挥看家本领,种植优质水稻。年前,圳玄村很多田都还是半撂荒的状态,不长水稻,却长满了杂草,村党支部看到这么多田荒着,很可惜、很痛心,必须珍惜我们每一寸土地。为此,立即召开户主会,以多种形式唤醒这些沉睡撂荒土地:群众愿意种的群众自己种,群众不愿意种的由村集体统一流转承包种,将全村的田都耕耘了起来,光村集体就种了亩水稻。
村里还乘势而上成立了农技服务队,统一种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并与村内烫皮加工厂签订协议,统一销售,细细算来每亩可获元的收益,一年大约增加了4.8万元的村级集体收入,这种稳定性的基础性收入,对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其意义不言而喻。在广袤的农村,真是希望无处不在,发展的商机也无处不在。关键你要有一双识别机会的慧眼。当农民重拾对土地的希冀后,村党支部又瞄准农户的新需求,提供农机服务。新冠疫情过后,今年国家号召复耕复产的力度加大,扶持力度也绝后空前,很多撂荒地都要翻耕,而村里现有的机械又比较少,村两委抓住机遇采购了2台打田机,成立了农机服务队,对村集体和大户提供翻耕服务,每亩翻耕费用约元,除去成本村集体可获收益60元/亩,最少一年可增加2.4万元的村集体收入,注入了村级经济的动脉里,使它渐渐地恢复了活力。
之二:“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以经营农村的理念,经营好农村,包括土地、水、路和一切的空间。这些都应该看作是资源。没有去运营它,它就属于“静资产”,把它作为资源加于运营,它就是“活资产”,所以,盘活资产存量,做好运营是一篇大文章。圳玄村有五口池塘多年破败失修,无法使用,原来50元/亩都租不出去。脱贫攻坚以来,村党支部通过申报扶贫项目整合资金,对这些池塘进行清淤、加固,恢复了原来的使用功能——养鱼。将改造后的池塘公开招标,这25亩池塘每亩公开招标,标的达到了元,每年增加了村集体1.5万元的收入,这不起眼的数字又为村级集体经济的池子里注入了新鲜活水。
水是生命之源,从大山石缝里流出来的泉水更是宝中之宝。一次偶然的机会,村党支部在偏远的山窝里发现了一股山泉水,水源清澈干净。为了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村里决计办一个小型自来水厂,对贫困户免费安装使用,对非贫困户按市场行情收取0.8元/吨的水费,除去水厂的日常维护费用等开支,每年还有约0.6万元的水费收益,而且,随着运营的成熟,将来还可增加用户,效益也将随之增长,同是水,看你怎么看,怎么用,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一样的。
之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圳玄村原有一块地方是几个油毛毡厂棚,粉尘污染比较大,严重影响群众的生活环境,群众对此意见比较大,村党支部结合环保整治的要求拆除了这几个厂棚,腾出了11亩的建设用地,引进了王中平,注册成立了江西中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既解决了11个贫困户就业问题,又通过提供服务以及土地入股的方式,每年保底分红3万元,而且三年后逐年递增10%,这又是村集体经济中盛开的一朵鲜花。
之四:“疏立光伏通月朗,多栽茶树待春还”。在村委会背面的一片约5亩地荒山坡。这里两年前还杂草丛生,村党支部书记林万鑫多次站在这里沉思,如何让这片比较平坦的土地上长出致富的花朵?光伏发电项目进入了他的视野,而且,现在致富对脱贫攻坚有一系列的资金扶持政策。当土地+项目+资金,在林万鑫的脑子里,一个新的发展项目迅速成型——
他仅仅利用3个月时间就建设了千瓦的村级集体集中光伏电站,年建成投入使用,每度电平均可获取1.05元电费,除去维护费等开支,每年有18万的收益,18万,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他想能够为老百姓办多少实事好事啊!
为了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万鑫书记还不满足现在取得的成绩,他把眼光又盯在了山上——发展油茶产业。他带领班子结合区里油茶低改政策,进一步做活山里的文章,对村里的亩低效油茶林进行改造,改造后每亩油茶林可获0元的收益,除去成本每亩利润约元,预计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6万元。翻开圳玄村的《资产负债表》,资产猛增,负债没有,盈利水平逐月提升。这是一种科学发展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的彰显。
圳玄村几年的发展充分说明这一点:立足资源找出路,盘活资源促致富。年的圳玄村党支部,通过深挖田里、水里、地里、山里的潜力,实现了25.5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四年前账上出现“负数”到如今账上出现正增长25万多元,对于一个刚从贫困线上挣脱出来的村,真的很不容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村民看到这届班子,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未来。取得了初步成功的圳玄村没有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躺在荣誉的功劳簿上睡觉休息,而是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今年,他们还利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圩镇和其他村一起入股建设综合商贸楼,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使村级集体经济有稳定来源,村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
发展经济是为了今天,重视教育是为了明天。如今,刚从贫困线上走出的圳玄村民同样深知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同等重要。
党支部一班人首先在村里成立了“圳玄村助学教育基金”。揭开了扶贫与扶智同频共振的新篇章,村里规定只要考上了大学本科的都会进行奖励,已经资助了21名学生圆了大学梦,对家中贫困的学生给予资助,19名贫困学生获得资助后入学,这一系列的举措都较好的激励莘莘学子勤奋好学,立志做人,报效祖国。每年的重阳节,村里都组织重阳节敬老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另外,还为全村的百岁老人庆生,以及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给老人爱的关怀,弘扬社会正能量。
圳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四重奏”,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四年来,新一届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树立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的使命担当,牺牲了自己的亲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牺牲了自己利益,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明显增强,也进一步提升了为民办事的能力水平,党心民心在脱贫攻坚中得到了凝聚,执政基础在为民服务中得到了夯实,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为民排难解忧中得到了增强。
地处山坳里的圳玄村,而今户人家,人的生活过得怎样?那一幅幅绿色的画面,一条条畅通的村组道路,一张张绽放着幸福的笑脸,一餐餐荤素搭配吃的开心舒心的日子,就是最好的回答。
[报告文学]
小烫皮大作为
微澜惊雨
他把赣南客家美食――一张小小的烫皮,神奇地做成了一个大产业,不但实现了个人梦想,还助力村民圆了一个个脱贫梦。
――题记
一
听说烫皮哥今年的早稻大丰收了,我既惊喜又疑惑。烫皮哥不做烫皮种水稻了?我还能吃到他美味可口的各式烫皮吗?
我打电话给烫皮哥求证此事,他高兴回答:是。发了个
[现代诗]圳玄之夏
舒银霞
到圳玄的那一天
我听见了流水的声音
在山泉水清
水声里,仙气聚集
夏色斑斓
日暖,天近,云问候禾苗
它的影子深情
凝住禾苗上快活的蜻蜓
田野一片静谧
如婴儿般熟睡,无人打扰
一只白鹭飞起,点破碧绿
云朵惊醒,农人额上的汗珠
坠入沉默的泥土
去年遗落的睡莲
摇曳在绿苗间几点粉
四季轮回里,潜藏着
农人们走过的痕迹
“往生里走,往死里走”
一如门前的流水,步履不停
日光斜斜,竹影忽明忽暗
芭蕉叶大,青翠欲滴
绿意沁染了半边庭院
门楣上悬挂的镜中
映现的,已不是旧时荒颜
披星戴月赶路人
——圳玄脱贫记
陈悦
一条路走了多久、走了多远
多少人走在这条路上
我们都是赶路人
昼夜不停
一片黑暗里
闪闪星光是常来的慰藉
但抵不过的是
头顶立起来的一根根黑色的电线
这不是麻雀的练习场
是电,是电,是电通了进来!
是天上的点点星光坠入了家家户户
脚底的石子路渐渐磨平棱角
一层厚厚的浆泥衣披上
一车车农产品轮过新修的道路
没有了担菜农妇歇脚的足迹了
我们是一个集体
菜是大棚蔬菜,我们大家一起干!
老人是我们大家的老人
事情是我们大家的事情
孩子是我们大家的孩子
不平的路我们一起踏平
走不通的路我们一起打通
养老机构、杂事处理机构、教育基金……
父辈的锄头在孩子手上变成了笔杆子
孩子因为是圳玄村的“大学生”而骄傲
今日的圳玄在林书记的带领下依旧在披星戴月的赶路
一路风雨昼夜奔波
我们都是脱贫路上的赶路人!
主办:南康区浮石乡党委
南康区浮石乡人民政府
南康区作家协会党支部
END本期责编:黎业东 摄 影:萧士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ly/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