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百家姓了不起的世界第一大姓李姓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族兴旺,人数众多,远在其他姓之上。据说当今李姓人氏大约有1亿,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听到这个,是不是感到惊讶呢?
上一篇文章: 南康家具聚居区建设最新进展配平面图 下一篇文章: 南康新闻唐江发生一起火灾事故,满屏幕
(李字演变过程来源互联网)
李姓氏汉族姓氏和朝鲜族姓氏之一,在中国《百家姓》中排第四位,按照人口计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木子李”。(李氏大宗祠)姓氏起源有关李姓的起源,有四种说法,分别是源出赢姓说、李树图腾说、源出姬姓(虎图腾)说、源自封赏赐姓与恢复李姓。源出赢姓说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祠堂内景)源出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源出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时被赐为李氏;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大臣或武将为国姓,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祠堂内景)源出姬姓(虎图腾)说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李氏功德榜)李树图腾说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以李树为图腾。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祠堂内景)迁徙与分布在先秦时期,李姓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多年战乱,康熙七年(年),四川巡抚张德上书朝廷,要求朝廷动员全国人员往四川迁徙,川内李姓较多都是从湖广宝庆府等地迁来,便形成了“湖广填川”。
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宋朝时期,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形成围绕中原地区的新月形李姓聚集地带,这个地带由冀豫鲁、晋陕、川湘赣三大李姓聚集中心组成。
明朝时期,江西为李姓的第一大省,李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山东三个地区,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苏,河北,福建,河南等地。
总体来说,李姓的分布很广,但是非常不均衡,李姓在西南,华北都是常见的姓氏
(南康李氏分布图)宗族文化郡望李姓的郡望中较为有名的有陇西郡、赵郡,顿丘郡、中山郡、广汉郡陇西郡于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二十七年设置,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赵郡原为赵国,在东汉建安年间改为赵郡,详单与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顿丘郡于西晋时期设置,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后代李忠;中山郡由汉高祖设置,是陇西李氏后代,基始祖为李基第三子李齐;广汉郡于汉时设置,始祖为李尚。此外还有渤海郡,襄城郡等。堂号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青莲堂:唐代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李姓后人为纪念这位大诗人,便以“青莲”作堂号,永示缅怀。此外还有赵郡堂,平棘堂等。(南康属于陇西堂)
李氏名人中国李姓可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俗,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李姓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水利工程方面,有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政治方面有“千古一相”李斯;诗词歌赋有“诗仙”李白;军事上则有箭法出众,英勇善战的李广。李氏家族的人在商业上也是大放异彩,著名企业家李嘉诚,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体操王子李宁,香港富商李文达......
(李世民)(始祖李利贞)(老子:李耳)南康李姓李姓是南康的第三大姓氏,人口大约有五万多人,在南康龙岭、浮石、横寨、麻双、赤土等均有分布,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李姓人士。南康李姓的先祖为李利贞(李利贞,皋陶后裔,理征之子)(南康李氏各公系祖简介)
南康李氏各公系祖有七位,分别是:火德公,晟公,金马公,遐忠公,木德公,天復公和子文公。火德公:利贞公83世裔孙,珠公四子,原名炳凤,字闽海,别号伯庄,宋朝举人,壬辰科进士,官至河南节度使,晋封关道侯。其部分后裔陆续由福建上杭、广东河源,兴宁及江西部分县市迁徙南康各地发展。天復公:雲祥之子,名七郞,号诚齐。其后裔分布蓉江西街,东山,南水。子文公:利贞公83世裔,珂公次子。其部分后裔宋代由江西石城渡迁徙南康东山坪岭村角坑孜发展。木德公:利贞公83世裔孙,珠公次子。其后裔世佩兴公由兴国江北村迁徙到南康麻双乡花潭村桐木坑发展。金马公:利贞公57世裔孙,耿公十一世孙,培公次子,字庆霄,号南峰。其部分后裔从南雄迁徙信丰,明末清初年间再有信丰庄溪(今小河乡)陆续迁徙南康各地及外乡发展。遐忠公:利贞公83世裔孙,志轩长子,字讳谔,字正臣,宋建炎丁未恩科举人,戊申恩科联捷进士及第。其先祖利贞公75世裔孙爱云公从宋朝年间迁徙南康发展。晟公:利贞公63世裔孙,钦公之子,字良器,由武积功,官至大尉中书令,西平郡王。南康后裔均为宪公裔孙,其中紫舟公南宋时由吉水至南康任知县,后定居南康县城,部分后裔从明、清年间由吉水迁徙遂川黄塘、信丰西牛后再迁徙南康各地发展。南康和谐城李氏大祠堂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在年10月胜利竣工,在宗祠的建设中,各地的李氏宗亲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各地宗亲齐心协力,乐于奉献,慷慨捐资捐物等,体现了李氏后裔的优良传统美德和新时代的风采,如今,南康和谐城李氏大祠堂也在不断发展。李姓的朋友看看,是谁的后裔呢?(李氏大宗祠)步入南康和谐城百家姓,进入李氏祠堂,感受李氏渊源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用心体会李氏先辈的教诲,相信在李氏宗族的共同努力下,李氏能继续发挥自己的光芒,将李氏精神发扬光大,万载兴隆!(文章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内容来源:南康微视野
▍图文编辑:小南(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合作:(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xs/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