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地方著名美食及食材
九江,简称“浔”,为江西省设区的市(地级),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地处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从来不缺美食,只缺一颗发现它美味的心
每个九江的吃货都知道
“好吃不贵,常年排队”的美食
它们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共青城板鸭共青城板鸭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对毛鸭选种育肥、腌制、加工、凉晒等技术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进,形成了共青板鸭独特的生产工艺,以其肉嫩、肥而不腻、骨脆、味鲜、香浓、咸而适中、营养丰富、驰名中外、素为腊味中的珍品,是馈赠、酒宴、家庭和茶席的佳品。
石鱼炒蛋庐山地区的特色菜肴,以庐山特产的石鱼为主料制成,营养丰富,色泽鲜黄,味鲜嫩,柔润爽口。将石鱼用温水加黄酒浸泡沥干水分,加打散的鸡蛋拌匀,佐以香葱、盐、味精,用热油快炒,滴黄酒,装盘即可,远道来游玩庐山必点菜之一。小竹笋炒咸菜以前九江市庐山区(今廉溪区)漫山遍野都是小竹笋,吃不完都晒干烧肉吃,每年清明前后都是小竹笋大量上市的时节,配以坛腌酸菜,放点辣椒壳,夹着馒头吃,哪不叫吃馒头,那叫享受生活。小竹笋有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难剥笋壳。因为山上的野竹笋长得比较小,同时也长得比较矮,长得高的就老了不好吃了,也就没有人要了。所以剥起来就非常的慢。剥笋壳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扯很多的竹笋好不容易剥完壳才一点点。所以以前老庐山区就有“三篮竹笋两篮壳,有人扯没人剥”的俗语。
湖口粑湖口粑食的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糍粑、印粑、柳米粑、发粑、炒米粑、豆粑等六类共20多种。按口味分,有香甜的、爽口的、糍软的、鲜美的;按形状分,有圆的、扁的、方的、条状的;按颜色分,有红色芦粟(高梁)粑、黄色粟米(小米)粑、黑色荞麦、白色米发粑;按用场分,有迎宾宴请用的、有喜庆节日用的、有上梁抛撒用的、有敬神祭祖用的、有度荒充饥用的、有青黄不接用的;按寓意谐音分,发粑表示大旺大发,圆子粑表示团团圆圆,方糕表示步步高等等。
武宁油面油面不同于擀面、拉面、切面,其制作完全是手工操作。先选用优质小麦磨成白面,和成面团,拉细约手指粗,卷盘于钵中,叫做"盘条"。再把面条拉细成筷子粗,绕在两根竹筷周围,放入面箱,待面开始下垂,将面上架。待风吹干刀切包装或食用。油面软而不糊,油而不腻,尤以鸡汤、肉汤、虾米烹调,味道鲜美甘醇。
湖口藜蒿每年藜蒿上市的时候,正是环鄱阳湖一带家家户户晒腊肉的时候,鲜嫩的藜蒿和香喷喷的腊肉可以一直吃到3月份。等藜蒿老了,腊肉也吃完了,这个美食就要等到来年。也许正是要期待一年,才使得人们更加垂涎。俗语称鄱阳湖的草,九江的宝,就是指藜蒿了。
糯米水子糯米水子是九江民间过早的营养食品。这种食品吃起来甜甜在的,较清淡,糯米水子吃在嘴里滋软软很有味道,而鸡蛋和酒糟桂花浓浓的香味更是诱人。其制作原料只需要米粉、鸡蛋、酒糟、白糖。先将米粉搓制成一个个小圆团,入水煮熟,将蛋搅打成花和酒糟加入锅内,滚沸即食。
三杯石鸡(星子石鸡)三杯石鸡是庐山传统地方菜肴,因烹制时不放汤水,以三杯调味品将鸡焖烂熟透,故名三杯石鸡。此菜酱红,原汁原味,浓香透鼻佐酒下饭皆宜。星子(现庐山市)石鸡,驰名中外,星子石鸡选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蛙加辣椒等佐料精致而成。庐山石鸡具有“色泽深黄,肉质细嫩,香味浓郁,口味甚醇”的特点,深受民众喜爱。现在有的大师傅配以生姜,大蒜子,辣椒壳炒着吃,那叫一个香,回味无穷。
山背腊肉武宁是个山区,以前交通不便,人们基本过着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日子。武宁山背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人们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腊肉炖鸡蛋至今也是武宁山背人家招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浔阳炒米粉
这是古浔阳一项有着浓厚地方风味的佳肴,不仅平民百姓办宴席喜安排这道菜,就是外地来宾、老板经理也爱吃这道菜。如若入席喝酒前先吃上一小碗浔阳炒米粉垫底,保准你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若当主食,还真不错,既可当菜,又可当饭。
炒糯米
炒糯米是九江民间宵夜的风味食品,原料是糯米、食油和盐。加工时先将糯米用开水浸泡搅动,约十分钟左右捞出滤干水。然后在米中加适量生油和食盐,再放入锅中用小竹扫帚炒。火不能太大,在炒的同时蘸油水淋洒,直至松泡全熟。以黄脆状最佳。如果用砂炒的需用筛子筛去砂粒,以免碜牙。旧时夜晚大街小巷有肩挑小贩叫卖"炒米儿"。既可干吃,也可加入开水冲泡,香脆可口,是九江老少皆宜的方便食品。
粉蒸肉粉蒸肉是江西九江名菜,为中国传统的待客名菜。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软、嫩、甜、香、咸,滋味丰富,食性温和。以主料带皮花肉加稻米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成菜时以老藕垫底,色泽粉红,粉糯而清香,更为添色。
九江萝卜饼它是九江街头巷尾熟悉的味道。它的香气弥漫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从早到晚,陪伴九江人成长。它是南北饮食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晶,萝卜和面粉相思,走进央视的街坊美食。
油糍它是江南水乡独有的酥爽,高温热油里豆腐韭菜碰撞出的麦面爱情故事,甜蜜温暖,外酥内软,色泽金黄诱人,回味绵长的家乡味道。
修水哨子它是修水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源于感谢大禹治水,人们将山的巍峨与水的灵动结合,让野山芋和野兽肉相遇,大自然的馈赠,清香绵柔,流传千年。
石耳炖鸡石耳炖鸡是一道地方传统名菜,属赣菜系,指用鸡肉、石耳、作为主料,再加入生姜,精盐、味精、料酒、胡椒粉、淀粉等辅料制作而成的一道美食。此菜鸡肉酥烂,汤汁鲜美,有特殊芳香,营养丰富,为炖菜珍品。此菜现在鲜有餐厅在做,也不知道是石耳快绝迹了还是石耳有点贵的缘固,上好的庐山石耳要卖到好几万元一斤了。据说在九江味界寻味楼有人看到了此菜!桂花年糕
它是典型的江南传统小吃,糯米蜕变成粘粘的、甜甜的糕点,桂花淡雅的幽香,穿透江南朦胧的烟雨,一步一登高的美好寓意,成为九江人宴请的一道吉利甜食。
河蚌河蚌是一种水生动物,又叫:河蛤蜊,九江人叫蚌壳,九江地区以前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蚌壳,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水产品,很多人喜欢吃河蚌,河蚌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河鲜,而且肉质鲜美滑嫩,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具有补血去疲劳、去水痘、美容养颜,河蚌肉对人体有良好的的保健功效,它有滋阴平肝、明目防眼疾等作用。不知道大家在家中制作河蚌的时候有没有发觉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河蚌肉不管是短时间的爆炒还是长时间的炖煮,做出的河蚌咬不动嚼不烂,像块胶皮一样,其实要河蚌做好,还真是有窍门的,不是专业人士真的不容易做好。九江本地大都喜欢用来炒韭菜,其实炖汤,那真叫一个鲜。蒸米粑它是南方鱼米之乡彭泽特有的小吃,白如雪、薄如纸、明如镜,软如糕,刚出锅的粑犹如“上轿的媳妇”,鲜嫩欲滴,米香和菜香令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是传承千年的感恩文化符号。将籼米蒸至七分熟时,磨成细粉再加入适量的水和成面,然后将肉馅配以新鲜蔬菜做成馅料,包入其中上锅蒸即可食用。
艾米果色泽翠绿清香扑鼻的艾草,人们将它作出美食,或甜蜜或咸鲜,并赋予“果”称,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是气清景明的感谢。
陶令酒陶令酒因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喜饮而得名。渊明好酒,曾躬耕种秫以酿之,“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令酒以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优质矿泉水酿制而成,具有窖香浓郁、清澈甘爽的特点,饮后回味无穷。江西陶令酒业有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彭泽县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陶令酒因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喜饮之酒而得名,以其在彭泽任县令期间更为盛行。距今有多年历史。渊明好酒,率子躬耕种以酿之,故陶令自古美酒飘香。现又得宜宾名厂资深酿酒师指导,选优质高梁、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五粮为原料,以优质矿泉水酿制而成,具有窖香浓郁、醇厚丰满、清洌甘爽之特点,饮后回味无穷
螺丝阳春三月,最美的风景就是乡村中成片成片铺开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个时节的餐桌上还另一种河鲜在蛰伏休养了一冬之后悄悄上市,每年三四月吃它正当时,肉质肥嫩鲜美,这就是螺蛳。在江南水乡一带,海鲜是新鲜,江鲜才是味鲜。螺蛳虽一年四季都有,但清明才是螺蛳最肥壮鲜嫩的时节。所以民间流传着菜花蚬子清明螺,在古寻阳一带还流传着三月螺,赛似鹅。大意都是指食螺蛳要在清明前后吃,此时它味道最鲜美。九江有很多人喜欢用螺蛳肉炒韭菜,其实远远没有带壳烧着吃味鲜美。烧麦九江本地方言有点象“沙帽”,它以面作皮,以糯米、肉为馅,陷多皮薄,洁白晶莹,当顶做花蕊,形如石榴,清香可口,历史悠久的北方美食演绎出江南的婉约、又有着庐山般的厚实。
豆粑它是农耕文化和年俗文化的象征,丰收的喜悦,在腊月,被母亲智慧炮制成面条般的包容与宽厚,温暖了一年又一年,它象征勤劳和善良,承载着九江人的感恩和期许。
浔阳白浇雄鱼头白浇雄鱼头主材胖头鱼(鳙鱼)产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源于曾经辉煌一时的寻庐餐厅,因为够大,在当时都是半边一盘,现在,少有人做了,不知道是因为淘汰了,还是失传了,做还是有部份餐厅在做,却都是整个鱼头,有的店还把鱼身也一起入盘,不知道是大胖头很难买到,还是为了降低成本亦或是白浇雄鱼头的升级版?有些厨师现在喜欢用有机胖头鱼做,大概就是于现今有很多鱼都有比较重的泥腥味了。曾因赣味极其浓厚而位列十大赣菜之首,在九江,曾经真是不可多得一份经典名菜,富含蛋白质及钙磷等矿物质,可暖胃补虚,去头眩,益脑髓,利疾平喘之效,当年毛主席在庐山曾对寻庐餐厅廖厨所做白浇雄鱼头盛赞不以。鳙鱼头肥嫩鲜美,为夏令佳品。
豆参(豆条)这个九江的特色小吃就是豆参了,九江有两个地方做得比较出名,一个地方就是都昌,叫豆参。另一个地方就是沙河(今柴桑区)新合镇,柴桑区人喜欢叫新合豆角,或新合豆条。两个地方的出品看上有点相似,其实味道各有千秋,我觉得都昌豆参煮鱼比较好吃些,沙河豆条炖肉好吃些。主要区别在于都昌豆参富有弹性,柔软,而新合豆角质地很脆,一掰两半。单独做菜都是可以的。它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但是吃起来格外清香可口,而且还富含营养,用来炖汤可谓一绝!
柘林湖蕨菜
据说,蕨菜不能多吃,吃多了的确对身体有影响。蕨菜已经被证实会增加癌症的风险,这都是因为这个植物含有一种叫做“原蕨苷”的物质,并且不幸的是,刚好这种物质在嫩芽部位含量十分丰富。所以并不是那么安全。但是,河豚剧毒,照样供不应求,正应了烈酒最香,毒花最美!看来只有对的烹饪方法,没有不对的吃货。
都昌红鱼红鱼,就是做成之后鱼为红色,这个对于都昌人以及鄱阳人来说并不陌生,过去似乎家家户户在过年时,或多或少都要加工些“红鱼”,或者有什么喜事也预先做些“红鱼”,也算是一种传统或习俗罢了。其实,“红鱼”的制作简单:把白鲢、草鱼、鲩鱼等剖洗后,切成5厘米见方的小块,控干水,用盐、酒浸泡,同时上用红米制成的“红曲”,严密封口,过三四天,就可以取出食用了。虽说“红鱼”制作简单,但风味独特。腌制红鱼,大小块块相似,鲜艳红彤,煎炒不易粘锅而红色不变。有道“萝卜田里抓鱼”值得一提:“红鱼”用油煎后,同白萝卜水煮,生姜、蒜、葱等佐料少许。真是“色、香、味”三全,色有红白黄绿,香有酒曲之气,味真酥嫩可口。湖口酒糟鱼湖口糟鱼自明朝万历年间既作为湖口地方贡品被送选朝廷。产品选用亚洲第一大无污染的淡水湖鄱阳湖所产活鲜青,草,鲤鱼和上乘糯米,小磨麻油为原料,辅以十多种天然香料,经科学腌制、糟制、煮蒸、精制而成,为天然绿色食品。富含蛋白质、钙、铁、22碳6烯酸等营养成份。曾获得中国星火计划国际研讨会金奖,并被全国新产品推荐委员会评为“国家特产精品”。石门猪脚这是武宁一道菜了,猪脚放在炭火上烧制皮黄后取出洗净斩块后,入开水淖水洗净。锅上火下油将糖炒成糖色下猪脚炒制后加各种调料、水,大火烧开后放在木炭炉上炖2个小时左右取出。肉香味浓,肥而不腻,烂而不失其形。
九江茶饼
九江茶饼,又名浔阳楼茶饼,是江西省九江地区汉族名小吃,起源于沿江,繁荣于明清时期,九江市、以及星子县今庐山市皆盛产;昌盛于现代。
九江茶饼是江西四大糕点之一,宋朝诗人苏东坡曾赋诗赞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其色泽金黄,具有小而精,素以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的特点。
小乔炖白鸭
小乔炖白鸭,是九江的传统名菜,历史悠久。据传,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都督周瑜率军驻扎柴桑,其妻小乔曾用冬虫夏草、泽兰,同白鸭炖制滋补菜肴,供周瑜食用。当时称为“柴桑鸭”。后来又称小乔炖白鸭,成为九江的传统名菜。
用白鸭和冬虫夏草炖制而成。成菜汤汁浓醇,肉质酥烂,香而肥鲜,富有营养。
九江小笼汤包
小笼汤包各地都有,可九江的汤包却有自己的风味特色。它油而不腻,柔软可口,带汤的肉馅分外鲜香。九江汤包历史比较悠久,是比较普遍的大众食品。
每天过早,许多老人都会要上一碟酱油醋,一笼汤包四至六个不等,另加一碗稀饭,边吃边喝,年青人三五成群要上几笼,边吃边聊,透着悠闲的享受和情趣。
永修东坡肉
东坡肉,在以前,九江永修县一带酒席宴上出的第一菜,必为东坡肉,肉酥糯可口,汁浓味醇,肥而不腻,素而不脆,加上稻草的田间之清香,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传说苏东坡至永修,曾为一农夫孩子治愈了急病,农夫留他吃饭,买来肉招待他。他为眼前美景所陶醉,作了一句诗:“禾草珍珠透心香”,不觉念出,农夫以为是教他怎样煮肉,“和草整煮透心香”,就将肉与系肉的稻草一起,整块放在锅里焖煮,待烂透后取出吃,有特殊风味。从此,就成为永修当地传统名菜。德安矮子板鸭
九江特色美食,采用腌、烤、晒的传统工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加工,素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这个板鸭有别于共青板鸭的地方在于味道比较浓,香味比较特别,又是另一番滋味了。
板栗炖鸡汤这个可以说是九江比较有名一道特色名肴了,鲜嫩的走地鸡,配以党参,红枣,板栗,可以说是一种药膳了,滋补养肾,口感很好,产妇生小孩后温补特别好。各位可以去试一试哈。糯米包油条
糯米包油条也叫做糍饭团,就是糯米包裹上油条来吃。北方人不怎么吃糯米,但油条却是常吃。但用糯米做的食物就不多见了。糯米包油条其实就是将糯米蒸熟之后,趁热将糯米盛出来,将其摊平裹上油条再粘上点白糖等。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在里面加上自己喜欢的小菜,甜咸交错更是美味。
武宁棍子鱼
棍子鱼这种鱼腹腔较小,肠道短,内脏部分比例小,俗话说"只有一根肠",易于清洁,可食部分比例大。肉质坚实,肌间刺少,味道鲜美,红烧、辣烩都可,是武宁湖区一道特色菜。
九江鱼块
九江鱼块是百姓平常所食,放些姜丝蒜末和干辣椒段,等鱼两面煎黄再放一小勺糖,起锅前再加上一点醋。此鱼块简单家常,不用花大钱,也能品出九江味道。据说正宗的九江鱼块是有点讲究的,选料都选大皖鱼的肚皮,然后要腌制三日到五日,再凉晒七八日,烹调时一定要用菜籽油两面煎黄,再用猪油烧。很多餐厅都喜欢短平快,所以慢慢的一些具有匠心的菜肴慢慢的失传了,据说在九江十里某私房菜做的比较地道,标价一百多元每份,正所谓慢工出细活。虽然贵了点,但是食客还是骆驿不绝,这大概就是独具匠心的魅力吧!
瑞昌山药炖排骨
瑞昌山药味甘,性温平,蕴含十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耐冬令时节滋补养颜之保健佳品,男女老幼皆宜。山药排骨汤是以山药和排骨为主要食材的家常汤品,口味咸鲜,可补肾养血,增强免疫力,营养价值丰富。湖口豆豉扣肉煲
湖口豆豉,是九江湖口的特产,此豆豉色泽黑亮,颗粒均匀,香味浓郁,美味可口,用这种豆豉做的扣肉煲,豆豉的香味可以让肉的香味完完全全的激发出来。不一样口味的生焖扣肉煲,入口即化的豆豉混在肉里,肥而不腻,软糯可口,鼓香四溢。豆豉扣肉煲
主料是半肥半瘦的猪五花肉,配料就是鼎影大名的湖口豆豉,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五花肉片,颜色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豉香浓郁,回味悠长。这个扣肉煲是软烂而又有咬劲,肥而不腻而又鼓香味十足。
黄豆烧皖鱼
随便找家九江的路边小餐馆,几乎每家都有黄豆皖鱼这道菜,而且都做的不错。黄豆皖鱼的味道微辣鲜香、软嫩可口,黄豆尤其入味,也算是九江人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了。
莲花猪头肉
庐山脚下的莲花洞森林公园一带风景优美,清澈甘甜的山泉处处可见。当地老百姓自家养的土猪,吃的均为绿色天然饲料,肉味鲜美,用山泉水制成的卤水腌制的猪头肉口感特别,为美食者追捧。
廉溪区醉石春酒
醉石春酒原产于庐山南麓陶渊明故里。相传,东晋陶渊明辞官归隐,常在村旁一方石上吟诗会友,醉则卧于石上。陶渊明去世后,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田园诗人,后人将其醉后常卧的巨石称为醉石,将其常喝的美酒称为“醉石酒”。醉石春酒采用庐山名泉“天下第六泉”和本地优质糯米、大米、小麦及高粱、玉米为主要原料,采取陶氏祖传工艺和现代生物技术精酿而成。产品刚问世,就荣获二年中国九江首届农副产品精品展优秀产品奖,倍受专家和消费者的好评。千年佳酿,观如清泉,品之醇绵,闻则郁香,醉则欲仙。
碱水耙
九江市武宁县民间在春节期间必备食品,制法简单,价廉物美,可久储不坏。它以大米磨浆,掺以碱水(乡人多用早稻杆烧灰滤水代碱,其味比市场出售之冰碱泡水更具香味),用特制粑筛猛火蒸熟,厚约10厘米。食用时切成薄片,以本地烟薰腊肉、大蒜等炒食,既能饱腹,又是下酒佳肴。亦可用小白菜或菠菜、包心白加肉汤煮食,鲜美无比。
山茶油
山茶油是武宁特产,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植物油,誉为“神奇的东方橄榄油”、“长寿油”。武宁山茶油主产区在上汤、东林、船滩、罗溪、石门楼等乡镇,年产量可达40万公斤,尤以上汤产量为最,素有“温汤油,顺河流”之说。上汤山茶油油质清亮,清香浓郁,营养丰富,不含胆固醇、黄曲霉素,尤其对降低血压有特效,是煎、炒、炸的最佳食用油。来自上汤的“野山茶油”是名优特产,在国内十分畅销。
宁红功夫茶宁红工夫红茶,简称宁红,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主产江西修水县。修水红茶的产生,始于清道光年间。《义宁州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年),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红茶、乌龙白毫、茶砖各种。因当时修水县属义宁州,故所产红茶,称为宁红。宁红最盛时期为清光绪十八到二十年(-)年,输出量每年达三十万箱,修水占百分之八十,即达二十四万担。
马回岭西瓜柴桑区马回岭西瓜历来以“味甜、色美、个大、汁足”而着称,这与本地独特的沙质土壤、干湿适宜的气候密不可分。马回岭镇具有悠久的西瓜种植历史,其瓜美、味甜,产量高享誉省内外。三尖角粑粑三尖角粑粑是德安著名小吃了,据说是云南普洱地区美食,也不知是何缘固就传到了德安,目前倒是德安人家待客的佳品。三尖角粑粑的特点是形状如同菱角,皮薄馅多,鲜美香甜,口感柔和,糯而不腻,口味多样。是老少皆宜不可多得的大众美食之一。湖口黄花以前好象没听说湖口黄花出名,应该是近些年的事了,湖口武山村曾采用“合作社+农民”的模式,让农民入股,依托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指导,产业基地选择栽种易成活、生产周期短、易加工的黄花。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永修吴城狗肉九江特色菜肴永修吴城狗肉味浓,香味醇厚,具有滋补壮阳的功效。吴城烧狗肉,此菜色泽酱红,肉块酥烂,鲜咸味美,香气浓郁。永修民间自古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等民谚。九江桂花酥糖九江桂花酥糖是九江的传统名点。它选用富强粉,白麻仁,白砂糖,饴糖及糖桂花为原料,精制而成。其色乳白,质地细嫩,具有骨脆、麻香、油润、甜爽、香醇等特点;并且有润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一种深受游客,尤其为妇孺老幼所喜欢的风味食品。
都昌索面
索面,是都昌的传统特色美食,老人祝寿、生日、妇女生小孩时都以此为主食,又称"油面",当地也有叫“咸面”。也是订婚走亲不可或缺的礼品。许多年前,都是跳着担走村串户卖的,现在大多集中在市场了。都昌手工制作索面历史悠久,据说有数百年手工制作索面的优良传统。索面的制作是将面粉加适量食盐,做好面坯置面柜中“走透”后,拉成线晒燥,理成线绞状。
彭泽鲫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彭泽鲫是农业部向全国重点推广的五种淡水鱼之一,自年进行人工选育繁殖,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性、适应性强,养殖环境要求不高等特点,肉味鲜美,肉质嫩爽,营养丰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彭泽鲫”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御景甲鱼 御景有机甲鱼是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今庐山市)的特产。御景有机甲鱼在鄱阳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至少生长3-5年以上,其营养价值和口感大大高于普通甲鱼,具有滋补、美容、抗癌等作用。“御景”牌有机鳖已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瑞昌猪肚煲
瑞昌夏畈,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莫过于猪肚煲啦,猪肚在小火上面慢慢炖着,吃起来味道香醇不腻,松润可口,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健脾养胃的首选美食。现已成为瑞昌北片地区的一道名菜,周边邻县也常有食客慕名而来。
威家老母鸡
年,庐山北麓山脚下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当地人管它叫威家。时年37岁的李良松当时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村宴掌勺大师傅--俗称掌桌。由于手艺好,深受附近乡亲欢迎,不断有人邀请到家里做菜,李良松索性开了一家小店,手艺好,菜味正,材料扎实,虽然利润不多,但顾客盈门,李良松把店干脆取名叫:毫厘小店,意思就是薄利多销的意思。来毫厘酒店必点的自然是老母鸡汤,这道享誉本地,名声远播的名菜,作为镇店之宝撑起了这家店所有的荣誉。选用一年半生长的走地鸡,加入来自花菇之乡~l河南小花菇,用庐山泉水炖制超3个小时,配上醇香开盖而出~~
老火车站牛杂就是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生意却死好,总要排队,来晚了还没有。一碗牛杂汤,几块薄饼,真绝。薯粉丸子
九江县(今柴桑区)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薯粉丸子!这个菜据说起源于安徽安庆一带,不知从什么时候传到沙河来了。很香很好吃,每次聚餐下馆子必点的一道菜!做法也简单,锅中倒入适量水,加油和调味品!待水烧至锅边起小泡泡时,倒入薯粉,用筷子快速搅拌,至不出现白色坨坨为止!然后在锅中煎至成型即可,让后出锅冷却,最后切块!烹饪时,可与很多配菜搭配,烧肉特别香,想想此时脑海里已经开吃啦!软香可口,太好吃啦!
银鱼银鱼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多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这些都是对健康非常珍贵的营养。银鱼不但娇小可爱,长不过3cm左右,而且玲珑剔透、滋味鲜美,可以烹制出多种菜肴和汤品,营养也比较容易消化吸收。银鱼全国各地有很多,品质以庐山西海为最好!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属于绿茶中的一种。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始于汉朝,宋代列为“贡茶”。因产自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而得名。茶芽肥绿润多毫,条索紧凑秀丽,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通常用“六绝”来形容庐山云雾茶,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云雾茶风味独特,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修水菊花茶修水菊花茶不是饮和喝的,而是吃的。茶料包括茶叶、菊花、萝卜、柑桔皮、生姜、川芎、黄豆、花生、芝麻等。其泡制方法略同于一般泡菜,放茶料入杯冲入开水即可,不同的是不能加盖,也无不时加水之说,以保持修水菊花茶的原汁原味。吃茶要趁热,此时黄豆、花生、芝麻尚干燥浮在水面,可随口吃下,满口芳香。一会儿茶料沉入杯底,需晃动碗标,将水和茶料一并吃下。武宁竹笋腊肉煲
武宁竹笋是九江市武宁县的特产。武宁县位于赣西北修河中游,境内九岭、幕阜两大山脉万山叠翠,在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多万亩山地和42万亩水面组成了林区、库区并存的独特风景画。武宁竹笋按品种可分为毛竹笋、小山竹笋和雷竹笋。分季节可分为冬笋和春笋。最为出名为竹笋腊肉煲了,也有很多人用熏肉。武宁炖钵还是远近闻名哎!
彭泽小蒜粑彭泽人爱吃粑,而且花样百出,以前冬天才能吃到的豆粑,过节吃到的米粑,也不再稀罕,餐厅饭桌上时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而唯独这小蒜粑是专属于这个季节,是跳跃在舌尖上永不散去的味道,是可以放进嘴里咀嚼的春天的味道。小蒜,又名山酸、野蒜,是百合科小根蒜的全称。每年三月前后,彭泽乡村山间、田埂随处都能见到它那翠绿的身影,踏青之余顺手掐上几把,带回家做小蒜粑是彭泽人的喜好。
庐山小白菜
庐山小白菜是来庐山不得不尝的一道绿色菜肴。冬天打过霜后的小白菜青翠欲滴,经过大火翻炒后色味俱佳,入口清甜,令人大快朵颐。庐山小白菜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冬天打过霜后的小白菜尤为好吃,又爽口,又有点清甜的滋味。如果来庐山这道菜一定值得品尝!九江市千年古县——星子县,现已经更名庐山市。星子十大碗及一鱼八吃原星子的"老字号"甚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的"老字号"不断演变、发展,甚至消失。唯独传统饮食美食延续至今,较完整地保留了它的原有风貌,在乡间红白喜事宴席上依旧脍炙人口。最为出名就是十大碗了,为一鸡、二笋、三猪肝、四肚片、五扣肉、六薯粉汤、七肉丸、八鸡蛋、九鱼、十蔬菜。当然还有别的样本,一鸡、二笋、三肉丸、四扣肉、五薯粉汤、六鱼、七豆条、八粉丝、九粑、十海带等等不同的样本,为什么有众多样而不借势打造一种文化呢?星子十大碗源于清末,盛于民国。由于贫富差别,真正的十大碗只有那些有钱人家拿得出,老百姓的宴席上一部分菜只好用其它菜来充当,所以样本众多。在庐山市南康镇鄱湖大道帝景御园,有家开业一年有余的渔夫故事(庐山星子老味道),老板是从事厨师,在九江恒大御景也开有一家渔夫故事,号称专业做鱼三十年。店里选用的是十斤左右西海有机鱼,没有泥土腥味。分吃鱼头和吃鱼身,吃鱼身又称吃鱼肉。鱼头二种做法吃法,分别是自制鲜椒鱼头和炖养生浓鱼汤。夏天吃鲜椒鱼头,冬天喝养生浓鱼汤。
吃鱼身(吃鱼肉)分为:手工鱼丸;香酥鱼排;鱼米满仓;浔阳鱼丝;红烧鱼划水;白灼鱼片。一条十几斤的大鱼就被聪明的厨师,按不同制法,做出了8种不同味道和吃法。九江鱼米之乡的中华传统美食在此得到延续和传承。
黄老门生姜
黄老门镇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县,在江西九江西南七十二里,又叫王首门。九江县(今柴桑区)黄老门乡种植生姜可谓历史修悠久,相传在明朝年间就有人种姜,距今有多年的历史。如今当地群众还流传着"陈友琼的薯,朱元璋的姜"的口瑶。黄老门生姜的具体名称无从考证,一般都称"黄老门姜"。黄老门姜与外地姜相比除具有生姜本身属性外,还有它的独特之处:一是味道鲜辣,回味时间长;二是含干物质多,水份含量较少;三是耐贮藏,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切口后短期内不易变黑腐烂。因此黄老门姜年历古以来在本省及长江中下游一带享有盛名,所产鲜姜大部分销往南昌,九江,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柴桑区城门苦荞茶“苦荞粉红如桃花,城门湖水滋润它。制成苦茶人人夸,神仙喝了乐哈哈”一曲声调悠长的城门山歌,唱出了人们对苦荞的热爱。就因为有了清甜的柴桑区城门湖水所滋润,每年的秋天这里最美的风景,莫过于黑苦荞花开的时节,一片片绿油油的苦荞,吸引着天地间的露气和日月精华,随着阵阵秋风摇曳荞花正竞相开放,非常美丽。苦荞茶颜色清亮,其味道却不是那么苦,有一点点微苦,喝进口中麦香味儿更加的浓厚。苦荞茶名虽为茶,其实与茶是不同的,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多泡几次后味道会逐渐变淡,但香味儿会一直陪伴,即便冲泡一天后,颜色变化也不大。到了夜晚,即使您想再来一杯,也不会影响您的睡眠。如果不再冲水喝,它可直接食用。逢年过节孝敬老人,不凡多买几包苦荞茶,喝出全家的幸福和健康。永修粉蒸鹅江西北部有一座小县城,虽隶属于九江,却和南昌更为亲密,说着和南昌人80%相似的语言,但这个县城的人却说他们很委屈,九江人觉得他们跟南昌人混去了,南昌人又根本没拿他们当本地人看,,,,这个地方就是九江市永修县了,这个地方有个菜很出名,就是粉蒸鹅,鹅应用有清热解毒、润肤的功能。鹅肉不可与柿子、鸭梨同食。与鸡蛋同食损伤脾胃。家鹅,它是鹅类中的素食主义者,根本不会吃荤食,不要以为鹅长期生活在水里就会吃鱼虾等,而且长得比鸭子肥壮。其实它们只吃水生植物,藻类等,包括人为投放的饲料或青菜,最爱吃的是稻谷。脆皮石鱼卷脆皮石鱼卷是九江市廉溪区汉族老菜,庐山历代名厨用石鱼制成的菜肴,以庐山石鱼为原料精心烹饪而成,鲜味浓厚,颜色金黄,外脆里嫩,是佐酒佳肴。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等,有宽中健胃、益肺补虚之功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肺虚咳嗽、浮肿等患者食之尤佳。珊瑚鱼濂溪区的珊瑚鱼在九江餐饮界公认一绝。餐厅厨师也是业界响当当的,厨师中的翘楚,曾代表味界餐饮参加九江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九江地方一区一宴名菜表演大会”,负责“爱莲说之濂溪宴”的重头菜珊瑚鱼。德安砂锅蹄汁豚豚,又名番鸭,比鸭大,比鹅小,在德安俗称为“豚鸭”,其肉质不像鸭肉那么油,而是比较鲜嫩。用稻草将处理好的豚和猪蹄捆绑好。豚肉和猪蹄两者相配,既能使豚肉和猪蹄成型,让两者味道融合,使豚肉更加细嫩;还能让豚肉吃起来带有一股稻草的清香彭泽打糍粑彭泽人爱吃粑,而且会吃粑,以前主要是在重阳节的时候,作为节日食品供客人品尝。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事的时候就可以动手了,做粑去。糍粑是以糯米,土豆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都昌饺子粑饺子粑,江西景德镇至安徽东一带传统的地方小吃。一般本地人都把它当早餐和夜宵吃,或者家里有喜事时也做着吃。薄薄的皮包上各种各样的馅再放到蒸笼里面一蒸,香!透过皮都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里面的馅。也可以蒸完了以后再用油小炸一下,风味又有不同。饺子粑分为辣的和不辣的两种。辣的一般是用萝卜切成丝做馅,不辣的用韭菜和豆干做馅,此外还有豆芽馅、腌菜馅等种类。如果是你是第一次吃饺子粑并且又不太会吃辣的话就一定要记清楚。
都昌米饺,俗称包心粑,馅心粑。作为地道的都昌人应该对它不会陌生。记得小时侯每个节日都会去做米饺,吃法各异,而且都百吃不厌。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米饺。米饺俗称包心粑也叫做饺头粑。作为地道的都昌人应该对它不会陌生。每个节日都昌县人都会去做饺头粑,吃法各异,而且都百吃不厌。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米饺。瑞昌横港心肺汤基本特点心肺软烂,咸鲜适口,汤汁味浓。以猪心肺,担肉,猪肝,猪腰,平菇等原材料用清水冲洗干净,挤尽血水,同红枣、干山药一起下入砂锅,姜洗净入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移炆火炖1个半小时。待心肺熟透,加味精、盐调味即成,具有养肺止咳,养胃生津之功效。莲花锅巴粥这是地道的九江莲花美食了,街上很难吃到正宗的。街上好些酒店也搞了柴火灶,但是,没有那甘露般的山泉做米汤也是枉然。盛下一碗热腾腾的锅巴粥,放一边冷却,待余热时三两下就扒完了。吃一碗锅巴粥用不了两分钟,吃了一碗还想吃,直到吃得肚圆胃满,方才罢休。吃锅巴粥,都不用配菜,也不用加糖,光是那香浓的味道,就足以满足味蕾。
结语
九江民间特色美食和食材非常非常的多,数不胜数,很难一一理清,真是物华天宝,地各一方。在九江游玩到了地方,千万不能错过这些美食哦!!!那么作为一个有节操有责任心的吃货,必须得强行补充九江除了以上美食以外的还有什么其他美食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xw/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