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剧场表演书合集
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朗园图书市集,一条slogan横空出世。
然后迅速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重庆新山书屋为咱们后浪图书开辟了专区。
就连咱们后浪的同事们也都非常喜欢这条slogan,甚至觉得后浪好像是这么个意思。
熟悉后浪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
而在整个表演、戏剧向的图书市场中,后浪剧场系列几乎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系列图书。
后浪剧场00
埃德温·威尔森(EdwinWilson),耶鲁大学艺术博士,曾任教于范德比尔特大学、耶鲁大学、亨特学院和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目前为纽约市立大学研究中心西格尔戏剧中心执行主任,是美国最广泛使用的三本戏剧教材的作者及合作者。年出版了先锋著作《戏剧体验》(TheTheatreExperience)第版。
阿尔文·戈德法布(AlvinGoldfarb),纽约市立大学戏剧史博士,西伊利诺伊大学的校长和戏剧教授。与埃德温·威尔逊合著了《戏剧:一段历史》(LivingTheatre:AHistory)和《舞台剧文集》(TheAnthologyofLivingTheater),与丽贝卡·罗维特合编了《大屠杀期间的戏剧表演:文本、资料和回忆录》。
孙菲,戏剧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青年教师。导演作品:《少年法庭》、《幸福的烦恼》、《伪善者的奴隶》、《艾比大王》、《苏格拉底》。另发表《导演元素训练中创作主体意识的培养》、《后现代戏剧对导演创作的影响》等理论文章。
后浪剧场
迈克尔·布鲁姆(MichaelBloom),美国奥斯汀市德克萨斯大学导演系主任,曾在美国和日本做导演。
他关于舞台剧的著作曾发表在《纽约时报》和《美国戏剧》杂志上。
他导演了唐诺德·马奎里斯的普利策获奖剧作《友情晚宴》(DinnerwithFriends)在路易斯维尔演员剧院的首演。因导演作品《严重猥亵》(GrossIndecency)而获得艾略特·诺顿导演奖。
李淑贞,台湾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现为专业翻译。
后浪剧场
乌塔·哈根(UtaHagen,99—),美国著名演员,纽约H·B工作室重要主持者和主要讲师。主演过《樱桃园》《奥赛罗》《海鸥》《欲望号街车》等经典剧目,并凭借《乡村女孩》和《谁害怕维吉尼亚·伍尔夫?》获得了95年和年的托尼奖最佳女演员奖,98年入选美国戏剧名人纪念馆,年又获得托尼奖终身成就奖,2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其学生有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等,她还曾担任过朱迪·加兰的声音教练。另著有《演员的挑战》一书。
哈斯克尔·弗兰克尔(HaskelFrankel),戏剧评论家、作家,曾在《国家观察》《纽约时报》《星期六晚邮报》《星期六评论》等报刊上撰写戏剧评论。
胡因梦,辅仁大学德文系肄业,纽约HerbertBerghofStudio选修表演艺术,资历:演员(四十余部)、作家、译作家、身心灵课程讲师。
近二十年来引介了克里希那穆提、肯恩?威尔伯、A.H.阿玛斯、一行禅师、佩玛?丘卓、艾兹拉?贝达,以及现代占星心理学先驱史蒂芬?阿若优、丽兹?格林、苏?汤普金的作品及思想至华人世界。
后浪剧场
傅柏忻,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戏剧系,主修话剧导演专业,是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洪深及焦菊隐教授的学生。
曾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天津戏剧学校、天津儿童艺术剧团从事编导及表演教学工作,并兼任天津音乐学院歌剧表演教席。
年应邀协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整理焦菊隐先生遗作《信念与真实感》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形成过程》,除收入《焦菊隐文集》外,还在《天津剧坛》连载。
年当选为天津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金评选委员会委员。多年来除导演了数十个古今中外的话剧、歌剧、戏曲及木偶剧外,作品有《三月三》、《考核之前》、《奔月》、《神笛》等,曾荣获天津市颁发的建国三十周年剧本创作奖及导演奖。
后浪剧场
斯特拉·阿德勒(StellaAdler,90~),犹太裔美籍人,20世纪著名演员、表演教师。
出身于演艺世家,4岁始登台表演,20年代到50年代间长期活跃于百老汇和好莱坞,其戏剧代表作有《醒来歌唱》《失乐园》等。93年加入团体剧院,为剧院重要成员,并与剧院创办人之一的哈罗德·克鲁曼有过一段婚姻。
年于巴黎跟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集中学习了5周,她是当时唯一一位跟随斯坦尼本人学习过的美国人,回国后,纠正了当时如李·斯特拉斯伯格等业内对斯坦尼体系的误读,也因与李的分歧而离开了团体剧院。
她先后于年和年分别于纽约和洛杉矶创办了斯特拉表演学院,并曾在纽约大学和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教授表演课程。
直到今天,斯特拉学派对美国当代戏剧与影视表演的影响仍然是极其深远的,其学生包括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马丁·辛、哈维·凯特尔等。
霍华德·基塞(HowardKissel),《大卫·梅里克》及《糟糕的表演者》两书的作者。多年来为《纽约每日新闻》撰写戏剧类文章。
李浩,戏剧编导、演员、表演指导。北京人,生于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
后浪剧场
赵丹(95—),祖籍山东肥城,生长于江苏南通,著名表演艺术家,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
中学时代与同学组织小小剧社,出演进步话剧。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工山水,课余追随陈凝秋、袁牧之等参加剧团。
自三十年代从舞台走上银幕,先后供职于明星、昆仑电影公司,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生出演电影四十部,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被誉为“享誉国内外的人民艺术家”。
他是较早自觉探索电影表演艺术风格及民族表演体系的演员,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立足于现实主义,将京剧及中国诗画的美学理论、欧美电影表演形式、文明戏中的体验派和表现派方法结合在一起,强调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情理相通、意境深邃、趣在法外,以及演员在角色与自我之间的灵活转换。
后浪剧场
大卫?马梅(DavidMamet),美国著名戏剧作家、电影编剧、导演,大西洋剧院公司(AtlanticTheatreCompany)创立者之一,于2年入选美国戏剧名人堂。
因电影剧本《邮差总按两次铃》广为大众所知,后凭借《拜金一族》入围托尼奖,影片最终获得普利策戏剧奖。
其电影剧本《大审判》《摇摆狗》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由他编剧并执导的《赌场》获威尼斯影展最佳原著剧本奖。大卫?马梅还致力于教学授课,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影学院教授。
梅利莎?布鲁德(MelissaBruder)
李?迈克尔?科恩(LeeMichaelCohn)
马德琳?奥尔尼克(MadeleineOlnek)
纳撒尼尔?波拉克(NathanielPollack)
罗伯特?普雷维托(RobertPrevito)
斯科特?齐格勒(ScottZigler)
以上六位作者均为大卫?马梅、威廉?梅西在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古德曼剧院等地开设的表演班学生,后成为大西洋剧院公司的重要成员。
刘亚: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劳伦斯大学,现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曾担任果壳网和《自然》杂志中英文稿件译者。
马潇婧:从事编剧和戏曲研究,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曾写过《九斤姑娘》等多部戏曲动画剧本、电影和话剧剧本,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荣获第六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三等奖。
后浪剧场
朱迪丝·韦斯顿(JudithWeston),国际知名的导演与表演教师,多年来在洛杉矶开设独立的工作室,讲授“指导演员”“剧本分析”和“排练技巧”等课程,同时,也向导演和演员提供影片筹备阶段的私人咨询服务。
在过去三十年中,朱迪丝指导了大量杰出的电影人,包括连续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为奴十二年》导演史蒂夫·麦奎因以及大批在独立电影节和各大电影奖中崭露头角的新人。
另著有《导演的直觉》。
夏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居北京,就读于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兴趣包括电影哲学、电影表演、艺术理论、语言学、精神分析等。
后浪剧场
后浪剧场00
后浪剧场0
石挥(95—),原名石毓涛,天津杨柳青人。
中国影剧史上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视艺术为生命的、纯粹的现实主义大师,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影坛巨擘。
作为演员,代表作有话剧《大马戏团》《秋海棠》及电影《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作为导演,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
年,石挥被划为“右派”,后登上“民主三号”邮轮悄然离沪,从此再无音讯,谜案至今未解。其创作生涯虽短暂,作品却历久弥新,影响了几代人。
李镇,电影史学者,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后浪剧场02
林洪桐,编剧、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金鸡奖第、4、20届评委,及北京电影学院“学会奖”“学院奖”历届评委。
创作影视剧本6部;导演影视剧0部、话剧22部;—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教学,并在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院校主讲电影表演艺术、电影表演理论、当代电影表演美学、电影观念与电影思维、电影佳片分析、电影与电影大师、银幕技巧与手段等课程;著有《表演应试手册》《表演艺术教程》等书,共计余万字。
后浪剧场03
威廉·保尔(93—99),演员、导演、美国戏剧学院(A.C.T.,AmericanConservatoryTheater)创始人及艺术总监。
年凭《伊凡诺夫》获外百老汇戏剧奖奥比奖和剧评人奖(纽约戏剧委员会奖)。随后在休斯敦艾力剧院、旧金山演员训练班、阿瑞娜大舞台演艺中心、圣地亚哥老环球剧院担任导演。
年,凭借外百老汇作品《牛奶树下》获劳拉奖和外围剧评人奖。年,其导演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再次获得多项大奖。年凭《伪君子》获托尼奖。年,凭借其在美国戏剧学院剧目演出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托尼奖。
孙菲,戏剧导演,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青年教师。编导作品有《少年法庭》《幸福的烦恼》《苏格拉底之死》,导演作品有《伪善者的奴隶》《艾比大王》,译著有《戏剧的故事》。另发表《导演元素训练中创作主体意识的培养》《后现代戏剧对导演创作的影响》等理论文章,并曾参与编撰《小学戏剧课堂课程教材》(教师用书-3年级)。
蔡骁颖,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学士,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硕士,北外剧社前社长,曾导演并出演《我爱桃花》《窗台上的尸体》等话剧,并参与制作出品《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未完待续》《V独白》。
后浪剧场04
伊万娜·查伯克(IvanaChubbuck),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表演教练,于洛杉矶创办了“伊万娜·查伯克表演工作室”。
近四十年来,她指导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其中很多人是奥斯卡奖、金球奖、托尼奖、艾美奖等影视、戏剧界各大奖项的常客,如布拉德·皮特、哈莉·贝瑞、查理兹·塞隆、金·凯瑞、杰克·吉伦哈尔、碧昂丝·诺尔斯等等。
近年来,她在全球各地开办表演工作坊,传授“查伯克表演法”,并且在五大洲、超过二十个国家已经有许多通过其工作室官方认证的表演指导机构或者表演教练。更多信息请访问她的工作室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xw/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