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老表经济发展的九大助力,快来一起瞧瞧
近年来,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南康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高度重视“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基层调研,研究部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探索,逐渐摸索了九种行之有效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有力推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视频先来一波~
没有流量看视频
没关系!!!
接下来
让发布君来和你们说道说道
这九种“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模式一征地拆迁的城中(郊)村通过利用预留土地促增收
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按照被征收土地面积减去所征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面积后4.8%的比例,给予该村集体经济组织预留用地指标。同时,将20%的征地拆迁协征协拆费返还给村级,发展物业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东山街道坪岭村党支部书记曾宪贵接受采访时说道:“商铺出租一年的租金将近有70多万...(村里)60岁以上的新农合,基本上由社区代缴,惠及社区居民将近5百人。”
模式二“空心村”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促增收
龙回镇半岭村原来是一个“空壳村”,从年开始,通过“空心村”整治、土地复垦,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给予一次性补助,连续3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
模式三农(林、果)业优势村通过土地(山地)流转促增收
唐农蔬菜基地占地多亩,由赣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多万元高标准建设。公司按照每亩元的年租金支付给农户,并向村集体提供每年80元每亩的土地流转工作经费。同时,区财政按山地50元每亩、土地元每亩的标准一次性奖励给村集体。区财政还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对村集体进行返补。
唐江镇唐南村党支部书记钟鼎华说道:“这个基地来了,贫困户、老百姓有就业的机会,村里面的集体经济又得到了发展。”
龙华乡政府乡长黎传富也谈到:“(基地)每联系一户贫困户,在这里就业,区财政给予元给我们基地扩大再生产,其中有元分五年返还到我们村集体经济,像我们蔬菜基地联系了50户贫困户,总共有25万,分五年,每年就有5万块钱收入。”
模式四家具集聚区所在村通过兴建标准厂房和配套服务设施促增收
结合南康区在家具企业中推行的“升企入规”政策,在家具集聚区、提升区所在的行政村,由区城发公司在建好的标准厂房中,按照总面积2%-3%(不低于平方米)提供给村集体租赁使用。
模式五资源闲置村通过盘活存量促增收
对各村的闲置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登记造册,对闲置的仓库、礼堂、办公场所、山塘、水库、林地等集体资产,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或自主开发等方式盘活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
镜坝镇连城村党支部书记王明姜:“原来这个空坪有个平方,个平方原来的租金是3万2千块钱,年改造以后,可以达到10万6千多块钱,翻了三倍...年,原来村部只有两层,(用这笔收益)对村部进行改造,加到三到四层,所以这笔资金对村里是相当大的作用,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阶梯一个阶梯上,年的租金可以达到21万。”
模式六旅游生态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增收
鼓励具有民俗民间文化、山水自然条件、历史人文资源、农特产品优势的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享受扶持政策和奖励资金。
赤土畲族乡花园村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
年引进了“深呼吸”旅行社,由其负责策划营销组织旅游项目以及民俗体验活动,采取门票分成、基础设施折价入股等方式,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模式七社会资源丰富村通过企业和社会捐助帮扶促增收
通过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贤达力量捐资捐项,助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唐江镇九驳桥社区(村改居)就利用企业捐助和本村在外乡贤的争资争项积累的资金,滚动式发展,目前置业临街店面达到11间。
唐江镇九驳桥社区主任吴学田告诉记者:“村里有了钱办事,村班子威信也更高,工作也更好开展,我们的干劲也更足。”
模式八贫困村通过安装光伏电站促增收
贫困村利用具备条件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屋顶或村小学等现有空间,建设容量不少于50千瓦的村级集中式光伏发电站。
目前,全区有25个贫困村通过安装村级集中式光伏电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每月发电量达千瓦,可实现每年6万元稳定收入。
模式九发展受限村通过“异地置业”促增收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发展受限的村,通过土地增减挂、土地流转、帮扶单位赞助等积累原始资金后,采取村村抱团到工业区、圩镇等地联建厂房、联购商铺、联办仓储,通过物业租赁方式取得收入,所有经营收益按出资比例归村集体。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变一次性收入为永久增收。
来源:南康发布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一起讨论~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zy/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