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一次南康习俗的婚礼吧
又到了年末了,在外漂泊的南康小伙伴们也快返乡了。南康的街道虽不比大城市的宽,却让我们无比安心。
小伙子小姑娘回家过年就少不了被七大姑八大姨问:“有没有女(男)朋友啊?对方怎么样啊?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啊?”
有女(男)朋友的,恭喜,你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被催婚!
没有的话,也恭喜啦,在假期,你可以就要面对被相亲了!
说到相亲,很多小姑娘小伙子都是拒绝的,都想自由恋爱。
避免争吵,小南今天就不说相亲的话题了,来说说结婚的话题吧!
提到结婚,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一幅画面,一个身穿西装的年轻帅气的新郎,右手牵着一个穿着白色婚纱的新娘,在新娘长长的白纱后面,还跟着两个小花童。他们在婚礼进行曲的伴奏下,一步步走到台上。
司仪会问:“你是否愿意娶(嫁给)你身边这个人,无论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者贫穷,健康或是疾病,你都将永远爱着他(她),直到生死将你们分开!”
新郎和新娘深情款款地看着对方,然后说道:“我愿意!”
之后交换戒指,在亲友的见证下完成仪式。
(网络配图)
传统的南康婚礼不过,有多少人还记得古朴的客家传统婚礼?那个时候没有婚纱,没有那么美丽华丽的语言,却也让人记忆深刻。今天就跟随小南一起看看传统的客家婚礼吧。(点开视频,看看传统南康婚礼的样子)
充满特色的南康婚礼
PART01迎亲、接亲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网络配图)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PART02拜堂(网络配图)
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网络配图)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这就结束了?不不不!还有闹房!PART03闹房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客家婚礼中,还有哭嫁这个习俗!关于哭嫁(网络配图)
新娘离家时要喜极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声越好,这样旺娘家的财运。出嫁当日新娘忌吃夫家的饭,俗云“食郎饭,打郎声”,意喻以后在婆家受委屈只能忍气吞声,言听计从,为避免,所以当日只须吃菜而不吃饭。另外新娘出大门时忌双脚踏地,要小心不要踩到新郎的鞋子,入男家大门时也不能踩踏门槛,触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容易给娘家和夫家带来不好的运气。新娘在出嫁时,还要撑红伞,红伞代替红盖头,通常有早生贵子、儿孙满堂、开枝散叶的意思。结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如果你结婚,会选择来一场南康特色的婚礼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哦!(文章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内容来源:南康微视野
▍图文编辑:小南(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zy/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