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区特色村寨的新亮点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围绕少数民族“四特”建设工作目标,大力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年,赤土畲族乡大岭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江西省十佳旅游秀美村庄”称号。

  加强村寨整体风貌保护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寨整体风貌和建筑风格得到了很好保持,并与周边人文自然环境协调一致。村寨特色民居达60%,古民居白墙青瓦飞檐,古朴温馨,屋顶建有马头墙,外墙雪白亮丽,门窗涂有畲族凤凰图腾,现代气息与传统韵味并存。村容村貌整洁,人居环境优越。村寨内建有多个垃圾池,并安排了清洁人员定期清理垃圾。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了卫生值班安排和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卫生评比。95%村寨民居进行了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和改电建设,水、电、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引入了山泉水作为饮用水源,保障了畲民的饮水安全;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村寨内新安装一台变压器,畲民用电安全方便;通组、通户公路全部硬化,畲民出行方便快捷;有线电视和网络全部接通,畲民能够方便享用现代通信和网络,并能够利用网络实现农产品外销。

  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畲民收入稳步增长。南康区从民族地区低山岭多、适宜种养、农业绿色产业基础良好的实际出发,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年,村寨脐橙和甜柚种植面积达亩,产量稳定,质量上佳,已经发展成为带动畲民创业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结合果业种植对肥料需求较大的特点,积极发展生猪养殖业,生猪栏舍达平方米,年出栏量达头以上。畲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年纯收入接近元,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推动特色文化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基本形成了动静结合的民族文化保护模式,实现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新建了畲族文化体验馆,收藏了大量体现畲族文化特色的物品,成立了民族文化保护组织,负责日常文物收藏、监管和保护,并建立了相关民族文化保护措施和要求。建有一座畲族文化宣传墙,展示了畲族历史沿革和民族文化传承。村寨内的古木、古树、古井、木雕、石刻、古建筑等得到了有效保护。较好地保留了“三月三”、畲族乌饭节、婚嫁、祭祀等畲族文化活动,传承了糍粑、竹筒饭等特色饮食,组建了畲族喇叭乐队。每年定期开展“三月三”畲族歌舞文艺汇演,举办糍粑、竹筒饭等畲族特色饮食节。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结硕果。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村寨内设有村小学、村级卫生所,以及村级阅览室,方便群众就学、就医、查阅资料。配置了完善的消防设施,设置了消防安全标志,各家各户均建有消防水池,畲民生活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开展了经常性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长效机制。结合赣州市开展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两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向畲民以讲故事的形式宣讲生产生活中团结进步、互帮互助的重要意义,不断巩固畲汉两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共识。村寨近年来无重大的涉及民族因素的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村民安分守己,勤劳创业,畲汉两族相互帮助,相互包容,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本文刊发于《中国统一战线》杂志,作者系赣州市南康区委统战部杨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zy/72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