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林业重整行装再出发记者专访赣州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的生态越来越美,环境越来越好,林农越来越富,这些都离不开我省林业人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我台与省林业局共同推出“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奋进新时代”林业系列专访,让我们共同走近11个设区市林业局和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见证我省林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见证林业人辛勤耕耘,培育守护江西青山绿水的生动故事;见证林业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厚植绿色之基;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筑牢生态屏障的卓越之绩。

视频访谈↑↑

40年风雨历程,40年波澜壮阔,江西森林覆盖率高达63.1%,林业自然保护区达处,11个设区市全部评为国家森林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站我们来到了赣州市林业局,赣南地处南岭、武夷山和罗霄山三大山脉交汇地带,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是赣江、东江的源头。这些年,经过赣州林业人一代代的努力,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国土绿化面积等大幅提高,目前赣州共建有各类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余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不断完善,筑牢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生态底色。今天我们访谈的嘉宾是赣州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有长先生。

主持人:薛局长,您好!

薛局长: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知道赣州以前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而如今森林覆盖率高达76.2%列全省各设区市之首,全国设区市第九。赣州林业这些年做了哪些不懈的努力呢?

薛局长:多年来,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扎实推进造林绿化,着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不断推动全市国土绿化事业取得更大的新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完成人工造林余万亩、封山育林近1亿亩/次(40年有的林子封育多次),新建、提升一批城市、城郊森林(湿地)公园,扩大了城市绿地数量,提升了城市绿化品位,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林业自然保护区11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31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9处、其中国家级13处。年10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我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年10月,崇义县被正式授予全国首批县级“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我市宁都县、信丰县、上犹县、全南县、石城县、瑞金市、大余县、于都县和兴国县也成功创建了省级森林城市。此外,赣州还获得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造林“十佳”城市、全国飞播造林先进模范单位、绿色生态城市特别保护贡献奖、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最佳绿色宜居城市、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等诸多荣誉称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将与全市人民一道,共同开创全市造林绿化新局面。

主持人:为进一步提高南方生态屏障的质量,根据李克强总理视察赣州时关于低质低效林改造的重要指示,赣州开启了十年改造0万亩低质低效林的攻坚战,请您给我们介绍下?

薛局长:年8月李克强总理考察我市时指出,赣州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建设好赣州生态屏障,对江西、对香港十分有利,对改善赣江和东江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对广东等周边省份都是一件大好事。明确支持我市开展低质低效林改造,建设好生态屏障。

  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提升全市森林资源质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年,赣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用十年时间改造0万亩低质低效林的决策部署,全面打响低改攻坚战。

  两年多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改造,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编制《赣州市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建设规划(—年)》,分类采取更替、补植、抚育、封育等改造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截至年底,累计投入低质低效林改造资金20多亿元,其中争取国家、省级低改和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等项目资金7.15亿元,市、县财政投入6.2亿元,带动社会投入7亿元。我们对低质低效林改造实施项目制管理,强化项目施工全过程监管和检查验收。同时,我们还将低改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优先安排贫困村、贫困户林地改造,吸纳贫困户参与整地造林、抚育护林等工作,累计带动贫困户1.5万余户、5万余贫困人口参与低改,人均增收1多元。

  截至年底,全市累计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51万亩,不仅有效改善了的林分结构,促进了林木生长,丰富了林地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森林保持水土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带动了脱贫增收。可以说,我们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是保护赣南青山绿水,造福子孙后代的实事好事。

主持人:是的,赣州的林业产业也在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南康家具产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生产基地之一、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呢。是吗?

薛局长:是的,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组织的全国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活动中,“南康家具”品牌以97.88亿元人民币,蝉联全省制造业品牌价值第一。—年,南康区成功举办五届“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目前南康区家具生产企业就近00家,其中规上企业突破0家,从业人员达50余万人,年总产值达亿元,木质家具远销全国各省及周边国家。

  另外,近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将林下经济发展作为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市财政从至年统筹安排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全市各地抢抓机遇,引导公司、林场、林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涌现了一大批林下经济发展典型,形成了林药、林养、林果、林茶、林游等多种林下经济经营模式。尤其是我们的“赣南茶油”,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第二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上,“赣南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的品牌强度、55.71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百强,获得第55名的佳绩。年,我市获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年,大余县获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江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南县石斛谷景区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森林康养基地”,赣州龙南虔心小镇森林康养基地和全南大岳笔架山森林康养基地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主持人:是的,薛局长,我们知道年3月1日,全国第一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在赣州市崇义县颁发。赣州的林业改革也走在全省前列,您能给我们介绍下吗?

薛局长:年我市列入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区。我们采取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推行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累计办理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本,发证面积.5亩。我们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市成立了17个县级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设立了个乡镇林地流转服务窗口,建立了个村级林权流转服务信息员网络,实行流转、抵押、贷款一站式服务,累计林地流转面积.2万亩,流转金额24.61亿元,实现林权抵押贷款面积.46万亩,贷款金额54.95亿元。我们还积极推进林地流转,鼓励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个,其中林业专业合作社个,民营林场个,造林企业个,造林大户户;近三年申报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奖补面积8.25万亩,涉及经营主体家,其中年申报面积2.万亩,涉及经营主体32家。

  通过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壮大改革规模,促进了林业经营管理技术提高,联合机制得到创新,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化林业的有机连接,为全市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主持人:今后赣州林业将有哪些新的作为呢?

薛局长: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纵深推进六大攻坚战”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赣州林业实际,以全面落实林长制为总抓手,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为保障,努力在深化林业改革、森林资源保护、低质低效林改造、林下经济发展和林业脱贫攻坚方面实现新作为、取得新成就,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构筑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奋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绿色宝库”“生态王国”“江南水乡”,赣州——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记者龚小娟)

作者:江西新闻广播

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zy/7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