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助推创国卫
01
知晓: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
01
什么是登革热?
在我国是登革热病毒由白纹伊蚊子(俗称花斑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11月,9月正值高峰期。
潜伏期3-14天,通常为5-8天,病人在被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国外高发包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国家。
我国主要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
02
感染登革热的危险人群
03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
04
如何预防登革热很重要
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杀:适时使用杀虫剂、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成蚊,可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等。
消灭蚊虫滋生地
封:封盖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排:排清所有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花盆托盘的积水、闲置容器的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
05
特别提醒前往以下地区的旅客
入境时留意
入境时如有发热应主动告知机场的海关工作人员,要求筛查登革热。
归国后14天留意
若出医院就医并告知旅游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
06
不必恐慌
伊蚊带毒的风险很低。因此大家不必恐慌,“谈蚊色变”,平时做好“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的措施即可;如出现发热、头痛、红疹、肌肉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同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02
行动:发放防蚊灭蚊倡议书
关于在全区开展防蚊灭蚊行动的倡议书
全区广大市民:
近期,我省多个市(县、区)先后发生了登革热疫情,我区暂未发现病例,但仍应积极预防。该病主要通过伊蚊(花蚊子)叮咬传播,为快速降低蚊虫密度,最大限度降低登革热疫情在我区传播扩散风险,保护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工作部署,我区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消杀灭蚊、防控传染病工作。
为此,我们发出倡议,为了我们和家人的健康,请全区群众共同行动,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切实做到:
一
做好屋内场所卫生
(一)尽量不种水生植物,确要种养的,要每3-5天彻底换一次水,并清洗植物根须和刷洗容器内壁。
(二)清理室内易积水的部位,如洗衣机底部、洗手池、拖把池、地漏、窗户槽、厨房水槽、花瓶托盘等部位。
(三)开展一次全面的搬家式清洁行动,全面清理积存垃圾和积水点。
(四)自行采用合适的灭蚊杀虫剂做好室内蚊虫消杀工作。
二
全面开展室外卫生清理行动
(一)搞好庭院卫生,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堵塞树洞、石洞,及时清理杂草和垃圾。
(二)清除楼顶、阳台、绿地、菜园里的水池、缸、盆、桶等的积水。
(三)确需用来储水的水缸,应每3到5天刷洗换水一次。
(四)大雨后楼顶和阳台等部位容易因为排水管道堵塞造成积水,要注意及时检查清理。
(五)清理各类水坑、水塘,填平洼地。
(六)注意检查其它易积水的部位,如儿童玩具、废旧轮胎、废弃塑料袋(塑料薄膜)、动物饮水槽、破碎瓦罐、塑料盖子等。
全区城乡市民、居民们,清洁家园,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中来,用实际行动为健康南康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
年9月20日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讲究卫生,清除积水,杀灭蚊虫,做好病媒生物防控,远离登革热,全力助推创国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hj/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