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饭点,南康的饭店就出现这些画面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现在很多南康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外出聚餐吃饭也是常有的事情,珍馐百味,觥筹交错,一到饭点,很多餐厅都处于爆满的状态,随便吃点饭菜加上酒水饮料少则数百,多则上千。
在看过不少餐厅的就餐情况后,小南发现不少人的就餐过程是酒尽而菜少食,就餐完后顾忌面子,携手扬长而去,会将饭菜“打包”的情况不太常见,饭店周围的垃圾桶基本都被剩饭剩菜填满。
“打包”?大家态度不一样为了了解大家对“打包”的态度,小南随机问了身边经常出去吃饭的人,发现对于“打包”,大家态度是不一样的。
(网络配图)
一位90后妹子说:“我出来聚餐基本都是和同龄人,大家一般选择吃火锅或是烤肉,要么就是自助,这些东西也不适合打包,如果点多了,要不然让自己勉强多吃点,要不然就不要了呗!”
一位80后小哥哥说:“几个大老爷们儿出来吃饭,大家都没有打包饭菜的想法,说实话,打包饭菜有点没面子!”
一位70后阿姨说:“我们一般出去吃饭,要么是家人聚餐,要么是同事,都还蛮愿意打包的,有时候点的菜都没怎么动筷子,打包回家也能吃,还不浪费!”
在饭店周围随便看一看,也能发现,会打包的基本是年纪稍长的阿姨或者叔叔,年龄龄偏小的妹仔子和后生比较少有打包的行为。
餐桌“打包”到底丢不丢面子?餐桌打包不丢“面子”。《朱子家训》中讲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光盘行动”,真是对这一美德的传承和发扬。
(网络配图)
在确保公筷行动和饮食健康的前提下,餐后剩余的部分菜品,仍然具有其食用价值,大方地将其“打包”,留在下餐食用,无关是否丢“面子”。
光盘行动在讨论是否将剩余的饭菜“打包”回家时,有人说:“与其讨论是不是要打包,不如在点菜的时候少点一点,有些东西它就不适合打包,而且有的饭菜就算打包回去了,也是放在冰箱里,到最后也不会吃!”
(网络配图)对于这个观点,小南很难不赞同,在外聚餐吃饭时,秉承吃多少点多少,更符合现在社会的趋势。“光盘行动”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谜底是为了在此并且持续重视“节约”问题,央视新闻也因此痛批“大胃王”吃播。
现在去饭店吃饭,有些服务员也会温馨提醒:建议根据就餐人数点餐,以免造成浪费。
所以小南提倡,点餐时按照实际能吃的量点,进行“光盘行动”,如果剩余较多,一起“打包”吧!
(文章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内容来源:南康微视野
▍图文编辑:小南(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hj/6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