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企业看南康家具业的转型升级bu
去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同城发展富民强区”发展战略,无论是城市建设、工业发展还是招商引资、精准扶贫,都呈现“加速度”的良好态势,今天起本栏目推出南康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报道,反映全区发展的新亮点、新经验。首先来看于南康家具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报道。
在实体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形势下,南康家具业却凭借着转型升级带来的动力,主营业务收入实现逆势上行,去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南康家具业是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的呢,我们就透过两家企业变化来寻找答案。
刘守洪:这里是江西自由王国家具有限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在这个车间采访,负责人告诉我说,再过一年,这个车间的智能化程度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一年过去,这个车间已经成为南康家具企业中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车间,当然对于我这个外行人看来,就是这里的产品比去年要多出来不少。
产品更多,意味着效率高了。喷涂线上,去年那几个戴口罩拿喷枪的工人早已经不见踪影,负责人顾建厦告诉我们,家具企业最头疼的就是油漆工,工钱不低、浪费挺大,还受人为因素影响,去年下半年新上了自动喷涂线后,这个的问题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江西自由王国家具有限公司顾建厦:原来我们像这种产量,我们需要六个工人才能完成,现在通过设备改造之后,两个人就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就完成了,而且还非常好,保质保量。
而在打孔环节,原来是两个人干的话,如今这位小哥听着音乐,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这个车间的十几个环节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江西自由王国家具有限公司顾建厦:我们现在是3分钟就下线,这个效率在我们家具产业里面都算比较高的了。
如果说顾建厦他们的企业效率成倍提高得益于引进现代化、智能化生产工序,那么申飞的家具公司“麻雀变凤凰”则受益于政府的助力帮扶。
一年前,申飞还在租用农民盖的临时铁皮棚里生产家具,去年南康区为了鼓励手工业者转企业,小企业转规模以上企业,新建了万平米标准厂房租赁给企业使用。进入标准厂房后,申飞花了上千万元更新设备,大胆开拓海外市场。
江西家有儿女家具有限公司申飞:原来我们(租)的厂房占地方18亩,年产值只有多万,而现在占地只有7亩,我们的年产值却达到多万。
目前,南康区又在建设万平米的标准厂房,让更多的草根企业和申飞他们一道“一飞冲天”,安心转型升级。此外,区里还出台了6个方面18条优惠政策,增强他们二次创业的信心。
区家具产业促进局局长蔡湖南: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新增了多家企业达到规模以上企业,同时有多家达到标准,去年实现了南康家具的主营收入0多个亿,真正实现南康家具的转型升级。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区家具产业的今天也不是一天形成的。这些年开始,每年都能感受到家具产业的新变化。从完善园区、金融等服务平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到引进出口型企业,让南康家具走向全球;从建成江西第一个陆路口岸,到引进木材价格指数发布,争取国际材市场话语权等等。这些做法既着眼于当地产业的传统优势,同时又兼具全国乃至全球的前瞻性,正是这些“接地气”又“高大上”的变化,推动了南康家具业加速转型升级。
来源:南康电视台
编排:连国彬
长按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ly/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