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故事多探访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南康
有关南康镇发源发展有记载的历史长达二千多年,史载最早见于公元前年间,秦平定南越后,当时大批移民(主要是中原汉人)南迁到南康这一带,成为了这里最早的居民。由于这里水路交通便利,经历朝历代的演变,从公元年起,南康就成为船货交换的集散地并形成圩镇。
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走进南康镇,潺潺的南康江,苍天古木,斑驳的骑楼墙上,无不承载着的一个个或动人或神奇或平凡的故事。
古树传奇
▲向上滑动
南康镇历史悠久,植物资源丰富,古树木也不少,据统计,该镇有红树林等亚热带植物多种,年以上的名树古木86棵。
南康镇下担村有一棵《世界珍稀植物名录》榜上有名的珍稀树种膝柄木(也称华库林树),它的树龄已经近年,是世界仅存的10株膝柄木之一。它是濒危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对研究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其热带亲缘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物种的繁衍发展与气候、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护濒危树种就是保护历史,北海市人民政府于1年5月1日立碑作为市级文物加以保护,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对这株树珍爱有加,这棵古树傲立百年,郁郁葱葱,直冲云霄。
箭毒木,本身就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存在,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树木,树龄在多年以上的,南康镇就有10棵。其中最古老的生长在南康镇木村,树龄多年,而且是两棵连生,当地村民把它们分为一公一母,称为夫妻树,这两棵树流传着一个南康版的《梁祝》故事,相传在明正德年间,在南康附近的观音山,有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青年,他们立誓在一起,但女方家长贪恋财富,将女儿要嫁给合浦郡3妻4妾的老财主。在出嫁前天晚上,他们俩人逃婚被发觉了,财主的家奴30多人追赶到现在的木村将他俩截住,他俩不屈服,在抗争中双双身亡。这俩青年男女死后不久,他俩的坟上各长出了一棵见血封喉树,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两颗树逐渐壮大,现在母树树围16米,高30多米;公树树围14米,高40多米。周边村民对这些树都很敬畏,多年来,树与人和谐相处,相安无事。
除此之外,该镇过百年历史的树种还有很多,象古榕树、鹰爪木、牛梢木、凤凰树等,百年古榕树南康镇就有40多株。
南康的“孔雀东南飞”
在南康镇的民间,流传一种特有的民间曲调—“卖鸡调”(“南康调”),“卖鸡调”以方言的口声腔定音调,以白话演唱,悲喜情浓,富有吸引力,是研究、发展和繁荣白话文化艺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文化。
“南康调”发源于一个跟“孔雀东南飞”一样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在清光绪年间,南康附近有一个书院,有个放羊女娃常到书院玩耍,这女娃开朗调皮,村里人都叫她调妹,一天早上调妹吭着小曲赶着羊群从书院走过,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她问在池塘正在读书的男生,问他是不是也在吭小曲。男生说:“我在此朗诵书文,你怎么不来念书呢?”调妹说:"一是家里穷,二是女孩子是不能读书的,你能教我读书吗?"男生答应教她读书。这男生很勤奋,五更鸡鸣便起床读书,故得名鸡郎。几年过去了,他们成了恋人。但由于封建思想影响,调妹家里不准她到书院去与鸡郎相会,还将她许配给地方一个恶霸为妾。调妹宁死不嫁,恶霸便强抢调妹为妾并虐待她,后来调妹思念鸡郎和受恶霸虐待得病郁郁而终。鸡郎思念调妹,并为了鞭达封建包办婚姻和揭露恶霸的罪行,编成别具韵味的"卖鸡调"在民间中传唱。
“卖鸡调”主旋律简单但音调复杂,让人百听不厌,流传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成为南康地方特有韵味的曲牌唱调,主要根据南康白话语的声腔定音调,一般为七字或十一字,押韵,拄尾腔,奏过门,节奏快慢合适,每小节唱四句或六句,优美动听,富于地方浓郁乡土特色。表演形式也丰富了,过去由一人拿摺扇演唱或一人自用竹板演唱,发展到现在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增加了二胡,扬琴等乐器伴奏,并发展成对唱,群唱或伴舞等形式。
除了"南康调"以外,南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据该镇文化站统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花灯"、"神相"、"还福"、"社戏""地戏"等项目,民间文艺术发展丰富,民间剧团自排演粤剧《望江亭》《春草闯堂》、《十五贯》等多个传统古装戏和现代粤剧,象陂塘村的海港粤剧团传承半个多世纪,每年演出多场。
“吃货”的天堂
南康镇经过多年的传承,民间美食制作流传至今,品种丰富,最勾引吃货味蕾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南康镇民间造的一个字,由米和乙左右结构构成,音同英文音标[?],以下都以音[?]代替这个民间造字),水[?]、骨粽、碗仔[?]、簸箕、糖搞[?]、发[?]、卷子[?]、大笼[?]、白糍[?]、稍叶[?]、虾仔[?]、煎堆、鸭脚栗[?]等。人们最爱吃和最出名的,要数南康“水[?]”,这可是在中央电视台亮过相的。
南康水[?]作为南康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种糕点,既可充饥作主食,也可作为可口的零食。全镇水[?]生产厂家有4家,其中"叶氏水[?]"历史最为悠久,始产于清乾隆年间,现在已是第八代传人在经营了。南康水[?]主料为优质大米,所选大米用水浸泡至手可拧碎,捞起凉干,磨成米浆,将米浆放入圆锑盘,再放进蒸笼,分为6层蒸制,每5分钟加一次米浆。待凉后切块加入独特的配料便可食用,幼滑爽口,配料香甜,好吃而且是不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健康绿色食品。南康人常说:"到南康不吃南康水[?]等于末到过南康"。南康及周边的人都喜欢买来做探亲访友的手信,还经济实惠,好吃不贵。
来源:原创
图/文/编辑:陈传栋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xs/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