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感受乡愁民俗记忆的演绎
1月31日——农历大年初四的早晨,我回到父亲的出身地,现赣州经开区潭东镇,参加美丽的龙井村正在举行的一场大型民俗盛事----潭东刘氏宗亲敬祖大典。当日,来自各地刘氏宗亲数千人参加了这份赣南客家最炫民俗风的“扛花子酒”迎春大典活动。
据悉,当地客家人把添丁喜事叫着“花子酒”即“红丁酒”、“添丁酒”等。按客家旧俗,凡族中生了男孩的人家,次年正月的春节期间,要吹吹打打,担来盖着红纸的米酒、茶果,参加在本姓祠堂举行“扛花子酒”的亲族聚会活动。
从大年初一到出元宵,南康、赣州经开区等地客家人,对摆“添丁酒”活动的时间日期,没有确定一致。据悉,“扛花子酒”活动,源于客家正月祭祖与“新年酒”习俗的“混搭”以演绎成一种春节的习俗。
添丁人家,以一种扛大红花巡游,用“扛花子酒”仪式向同宗族亲报喜、添丁酒在乡村巡游、最后到祠堂,在众宗亲的聚宴欢饮喝彩声中,从白天闹到夜晚。“扛花子酒”民俗主要流传于南康和赣州经开区之地。
据了解,“扛花子酒”过程是从扛族谱开始。族谱是客家人最神圣的姓氏宗族物质遗产之一,不仅象征着姓氏的繁荣、昌盛,昭示着生命的存在,更是客家血缘亲情的纽带、桥梁。一路上爆竹,鼓乐、唢呐相迎烘托。
“宗族和畅,家富国强。愿吾后人,守法遵章;扶老携幼!”——祠堂里,威仪的族老举书吟诵,寄语族人。群叩拜祝福后,宗亲好友齐聚,米酒香醇,荡漾在大家心中。大人儿童其乐融融,笑语盈盈。一幅客家民俗风情画卷摄入镜中。
孩子们在刘家宗祠里与长辈合影,添丁添福。
对于我这个从小在赣州市内长大的潭东人,老家的乡音从来都是说的半生半熟,故不敢在故人面前沾着乡音飞化肥会发恢,乱了言语,但望着一张张亲情的面孔,汉高祖的福祉传承着,光荣着自己也荣光着祖先的模样,我有着梦似的憧憬,待荣归故里再说时。
添丁,孩子是当日的主角。在亲人的祝福声中,为众人添酒……
乡愁是一笼蒸腾烟香的米饭,待回眸时留恋。
美丽的龙井村,添丁添新景象。
民俗灯彩闹新春,摆字灯表演为添丁添喜事增荣光。
上菜啦,祠堂内外香喷喷!荷包胙等丰盛的当地客家菜羸得了大家的欢心。
客家摆字灯伴着锣鼓的欢呼,为添丁喜上加喜。
可爱的小家伙不知什么叫添丁,反正我今天唱主角。
旧友同学,堂兄表妹……回到原始的呐喊,猜拳,重温故乡往昔时快活。
远眺美丽的龙井村新景象。
往事越千载,定有会报时。无论你走多远,城市多美,记住生你的人为母眷顾的地方为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xs/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