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如果可以,我想留在这里美丽乡村
如果可以,我想留在龙回这片红土地上。
在年10月25日,红军长征,某部路过信康边境,红23师在南康龙回圩驻扎两三天,受到龙回苏区人民的热情接待。长征播下的精神火种已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根发芽。
让我们前往龙回镇寻访80年前红军长征的足迹吧!
龙回位于南康区南部,得名缘于其南部山脉至境内龙便回转过来,似龙回头,故名龙回。
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年,位于龙回中学。青砖砌筑,通高7米,碑座边长3米。碑基占地面积70平方米。碑顶塑五角红星,碑身正面竖刻“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竖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各面刻有序文及位烈士英名。
今日恰逢赶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整个集镇热闹非凡。路过圩上一个铺子,一位90高龄的老太太跟我们说起了红军驻扎龙回圩的面貌:“当时巷子很窄,卖的东西就堆在过道上;房子也都是土墙屋,还有很多用杉树皮钉起来的棚子,老表家里住不下,一些红军战士就在巷子里打地铺。”
小时候最爱热闹,没有钱也喜欢在热闹的街上逛逛,有一两块“巨额”零花钱更是高兴得不得了。最让人回味的是那碗加了葱花和酸菜的汤粉,那时候街上的汤粉两块钱一碗就能吃的很饱很饱。
一位龙回小学的数学老师正在给学生演练三角形的稳定性,几瓶矿泉水摆成一个三角形,把球扔过去,你猜能掷倒几瓶?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学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
在赣南客家人的生活饮食中,腊货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自古以来,这个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没有说谁家不制作腊货过年备用待客的。腊货是赣南人遗传下来的习俗,朴实能干的龙回人更是早早就准备啦!
伏波寺是当地的一座寺庙,据当地人介绍,此庙极具灵气。传说有一户富贵人家,家里人病重,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让她在此地修建一座寺庙,取名为“伏波寺”。她照梦中的话去做,自从庙建好后,她的病情竟渐渐好转了。
龙回曾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为了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人们纷纷上山植对造林,在新农村建设后,甜柚、脐橙等产业发展成为龙回的特色产业。
在龙回镇的一个小村庄看日落也是非常美,傍晚静谧而安详的村庄,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还在田里弯着腰锄草,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看到这些不辞辛劳的人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的长征精神。
▍内容来源:南康微视野
薇姐
▍图文编辑:小野(转载请注明出处)
▍商务合作:(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xw/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