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江河上9座大桥背后的故事南康人必须知

蓉江九桥文/钟恢平一

蓉江,是章水流经蓉江镇这一段河流。古时两岸芙蓉花馥郁芬芳,香飘百里得名“芙蓉江”,依江而成的圩镇就是“蓉江镇”。

这里,曾经是“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之地,是“衣冠文物之名区,财赋舟车之会都”。

千年远去,今天,陆空交通日新月异,蓉江繁忙热闹的水运,已成历史云烟,飘然逝去。

如今,蓉江镇是南康历届县、市、区的政府所在地。悠悠蓉江上,竞相架起的一座座崭新大桥,在新的历史舞台上意气昂扬,赋予这座崛起之城现代气质和卓然风采。

这九座大桥,是南康从解放到新时代发展的豹斑鳞甲,闪耀着亮泽光华,令人刮目。

她们见证和印证着从解放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至新时代,南康天翻地覆的巨变,南康人民一段流金岁月,一段光辉的奋斗征程。让我们倾听时光讲述。

南康大桥——南康人民的“解放桥”。

南康大桥,始建于年9月,木结构。

在抗日战争时期,她是赣州到广东韶关运输线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历经纷飞战火。在解放战争时期,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年8月,解放军追击国民党的残余部队,从吉安遂川南下,经由南康隆木、唐江,以风卷残云,摧枯拉朽之势,直捣南康县城。年8月14日,解放军第48军师胜利解放南康。

国民党败军溃逃时,把南康大桥炸断。为支援解放军南下广东,南康人民群众捐献物资,义务出工,配合当时江西公路局第二抢修队,对桥进行了抢修抢建,前后仅用时十多天,保证了解放军辎重顺利通过。

年修葺一新的南康大桥

年10月1日,南康大桥以修葺一新的崭新面貌,与全国人民一道,笑迎新中国的诞生。南康人民从此站起来,迈过这座桥,走上了新生。

历经18年风雨侵蚀,年,这座木结构桥已老旧陈腐,南康人民把她改建成了一座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大桥。

南康大桥(右)张张笑摄

20世纪90年代初,南康成衣业兴盛,成衣加工和销售剧增,泰康路南侧的南康成衣市场和南康布市先后建起,极受省内外成衣客商的青睐,一时商贾云集。

彼时泰康路已成为南康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十里长街”。泰康路成了城内外市民通行,经济贸易主干道与国道三功能重叠的交通要道,泰康路上的南康大桥,成了交通瓶颈。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南康市委市政府于年8月至年1月加建了南康大桥上行桥。在新桥与原桥间隙之间,安装上了自来水管道,把自来水从城区引向对面东山片区,管道上方建起了绿化隔离带,智慧的南康人把两桥巧妙合一,既节约资金,又扩大成双向四车道桥面。南康大桥成为驱动东山、龙岭工业园发展的主动脉。

蓉江大桥——南康人民的“改革开放桥”。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南康农民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激情,用勤劳的双手,解决了久而未决的温饱问题,城镇居民放手发展个体经济,踏上了致富路,少部分农民洗脚上岸,率先成为“万元户”。

80年代中期,小商品经济开始在南康蓬勃兴起,“无中生有”的种子开始萌芽、生根,成长。

年,南康的成衣加工销售达到了相当规模。矿产品加工业,也崭露头角。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本质提高。南康人民从此彻底告别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缺衣少食的生活。

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路桥交通赶不上步伐。通向南水唯一的要道——南门浮桥,也已老旧。县委、县政府在浮桥原址上,于年建造了一座大桥。

蓉江大桥申其贵摄

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南康籍革命家罗贵波,闻听此事后,欣然挥笔题词“蓉江大桥”。这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连同落款和日期,深嵌在大理石桥碑上,今日仍然清晰如新。

蓉江大桥的建造,不仅满足了南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贸易的需要,它是一座经济开放的大桥。从此,蓉江大桥与南康大桥携手并肩,打通了南康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蓉江大桥,意义非凡,她既是南康改革开放十年重大建设成就,又是承前启后的标志,南康人民,加快走上了致富路。

蓉江大桥北接的旭山路,是老城区的中轴线,南连挹翠路,开启了南水开发的序幕。她与后来建起的芙蓉大桥,成了迈步加速南水开发健壮有力的“双腿”。

芙蓉大桥——南康人民的“腾飞桥”。

80年代末,90年代初,南康经济发展走在赣州地区前列,为南康撤县设市,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经国务院批准,年3月6日,南康县撤县设市,南康人民投身经济建设的士气高涨。为振兴各项产业,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个私兴康”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把南康建成“江西的温州”这一奋斗目标,出台了鼓励加快发展个私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个私兴康”成了南康经济发展的主推手和内驱力,南康迎来了大好的经济发展时期。90年代末期,南康形成了服装、家具、矿产品、食品、电子、精细化工六大工业支柱产业。

郭先明摄

为进一步促进家具产业的发展,年底,南康市委、市政府在东山开发区国道旁兴建了南康国际家具城第一期工程,接着又兴建了二期三期工程。年,市委,市政府又引进外商,在东山平岭建设了一个大型的“路福”国际服装城,把南康的成衣事业推向了更高层次。往东,在龙岭又建设龙岭工业园,集中矿产品加工和电子产业。彼时南康成衣生产、矿产品加工、家具生产成为引领南康个私经济的蓬勃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南康的许多产业逐渐发展成了“省内闻名”、“全国知名”的产业。“无中生有”的南康经济现象,引起江西各县市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zy/8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