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区横寨乡中心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南康区横寨乡

中心小学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为学好党史,传承好、发扬好党的成功经验,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中心小学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小课—毛泽东与红井

年4月,毛泽东随临时中央政府机关由瑞金叶坪迁到沙洲坝。不久,毛泽东发现当地村民的饮用水居然是池塘里的脏水,就寻思着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一天,毛泽东带着警卫员经过一番勘察,在村民的帮助下,用劈开的毛竹把北面山脚下山泉井的水引流进村,做成了一口“井渠”,暂时解决了村里的喝水问题,但仍然无法长期稳定供水。为了更好地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毛泽东找来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和村里几位老人,提议在村里打一口井。几位老人极力反对:“主席,沙洲坝是旱龙,可打不得井哩!打了井,就断了我们的龙脉,龙王会怪罪的。”毛泽东耐心说服村民接受了打井的观点,并召开群众大会,决定在村口水塘边打井。

打井当天,毛泽东亲自带领几个红军战士破土动工。在他的影响下,许多村民纷纷加入,你挖井、我挑土,不到一天工夫就把水挖出来了。汩汩而出的清水让全村的人高兴极了,大家争着去挑水。可是没过几天,毛泽东发现挑水的村民越来越少了。原来,由于缺乏经验,打井时没有铺上木炭和沙石,井水喝起来有土腥味,加上附近有座坟场,群众都不愿喝这井里的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找到乡苏维埃政府干部在池塘的另一侧重新确定井位,并让警卫员准备好木炭和沙石。井打好后,他亲自带领干部下到井底,在底层先铺上一层木炭,木炭上再铺上沙石,这样连铺了三层。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打好了。不一会儿,清澈的井水就溢了上来。这一次的井水又清又甜,没有异味,村民们终于可以喝上清甜的井水了!毛泽东为老百姓挖井的事情传开后,中央各机关和驻地村民纷纷在其他村也挖起了水井。

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多次派人要填埋这口井,以断绝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想念。当地群众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白天填井,群众夜晚把井挖开。反复几次,沙洲坝人民最终保住了这口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群众将这口井取名为“红井”,并在井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后来木牌改为石碑。年3月,红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教育景点之一。

党史大讲堂——藏在衣柜里的父子情

年10月,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毛岸英主动申请参加中国人民 ,坚决要求入朝参战。当中南海里不少同志劝毛主席出面阻止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不去谁去!”34天之后,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了,噩耗传来,主席强忍住泪水沉默了许久,然后点了一根烟,用微微发颤的声音说道:“战争嘛,总会有牺牲的。”整整一夜,毛主席坐在沙发上没有起身,只是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烟,坚忍地接受儿子再也回不来的事实,独自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无尽伤痛。

年,中央警卫局在清理毛主席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柜子里面装的却是毛岸英同志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后来得知,这些物品是毛主席瞒着身边的所有工作人员亲手珍藏的。

其实,按照韶山当地的风俗,家人去世以后,一般都会把与逝者有关的东西烧掉,没有保留遗物的习惯。而毛主席却瞒住了所有的人,悄悄将儿子的遗物珍藏在身边,这一藏就是26年。

一个把儿子的毛巾和袜子都视若珍宝的父亲,真的就不想儿子回来吗?他是否也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这些衣服一件一件拿出来,轻轻抚摸,这些衣物上,是不是也被主席的眼泪所浸染?

一位老父亲对离去孩子的思念,就这样被默默地压在衣柜底下,沉默了近半个世纪。我们不禁感叹:这些衣物何其不幸,它们承载的绵绵亲情,再也没有机会,被它们的主人细细品读;这些衣服又何其有幸,它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毛主席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和对儿子的深邃父爱,是多么久远、多么深长。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zy/86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