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镇特色农业上ldquo专版rd
南康镇特色农业上“专版”
南康镇作为铁山港区的后花园,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依托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特色旅游,旅游业蓬勃发展,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涌现出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品牌和旅游品牌。9月27日,南康镇特色农业登上了北海日报的专版,这期专版重点介绍了松柏山生态种养示范区、肥佬种养基地(茂叶生态园)、水磨岭林下养鸡、江鑫农民专业合作社百香果种植(核心)示范点、铁山港区富来家庭农场这五个特色农业品牌、旅游品牌。
松柏山富硒贡柑身价高
创新科技种养融合生态循环
今年上半年,南康镇松柏山生态种养示范区成了网红,其生产的无公害富硒贡柑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络绎不绝前来采摘。而且,示范区以“创新科技,绿色生态”为引领,不断拓展创新农业、能源、环保“三位一体”的循环农业新模式,引领示范带动南康镇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外国游客采摘贡柑
南康镇松柏山生态种养示范区,四周均为林地和农田,地势平坦,空气清新,年获得无公害产地及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今年年初,该示范区生产的贡柑经广西富硒农产品协会专家评审组根据《广西富硒农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对产品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与评议,并经过公示,认定为富硒农产品。这是铁山港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认证的富硒农产品。
生产富硒贡柑的松柏山生态种养示范区,由多家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总面积为亩,核心示范区建设面积亩,由铁山港区勇伟特种农业基地创建。基地在铁山港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技术指导部门的支持和扶持下,以“创新科技,绿色生态”为引领,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年该基地成功创建康镇砂糖桔产业核心示范区后,不断探索农业、能源、环保“三位一体”循环农业新模式,从“猪-沼-果”“果+灯+鸡”模式开始示范,不断延伸产业链,完善了“猪-沼-果+灯+鸡”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范,实现了绿色发展、综合利用、高产高效、产品优质、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预期目标。
核心示范区在经营过程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猪-沼-果+灯+鸡”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产生的沼气是清洁环保能源,形成的沼渣沼液是优质有机肥,用于种植柑桔减少化肥施用量造成的污染,生产出无公害高品质农产品。实行果园养鸡和采取绿色防控措施,使果园虫害明显减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有效控制了化学农药污染,维护了良好的农业种养生态环境。核心示范区经济效益可观,种植柑桔水果面积亩,年产量万公斤,养猪年出栏头,养鸡羽,年销售收入万元。
核心示范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直接带动就业人数人以上,其中聘用周边贫困户劳力40人在种养基地打工,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示范区每年接待前来观摩学习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及科技示范户多人次,拓展、辐射带动铁山港区水果、蔬菜生产推广“三沼”技术,推动全区多种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并进,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全区发展“猪-沼-果(菜)”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共计5.2万亩,亩节支增收元,年新增产值万元;辐射带动“果+灯+鸡”“稻+灯+鱼”模式1.22万亩,亩均纯增收元,年新增产值万元。
核心示范区被定为县区级生态种养产业富民示范基地,有效引领和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其带动建设的松柏山生态种养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拓展区面积亩,分布于南康镇陂塘村、三塘村、龙门村、莲塘村等;辐射区面积亩,分布于南康镇扫管龙村、黄丽窝村、高田村、水鸭塘村委和营盘镇石村、兴港镇彬池村、大树岭村等。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据初步统计,核心区比拓展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0.6%,比辐射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4.1%,比核心示范区所在南康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9.7%。
药食兼备的“五黑鸡”
富来家庭农场引进优良品种五黑鸡,以五黑鸡为主导产业,种养融合,发展生态循环的现代特色农业获得成功,五黑鸡这个养殖品种新秀,以其品质高、口感好,营养价值丰富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全生态散养五黑鸡,吃稻谷、玉米、草、虫子等长大
五黑鸡,又名“五黑一绿鸡”,特征为五黑一绿,毛、皮、肉、骨、内脏黑色,蛋壳绿色。它是我国独一无二的鸡种。“五黑鸡”具有独特的营养、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其肉质细嫩,清香甘润,味道鲜美,类似于甲鱼,优于鸽肉,备受历代医药家所重视,自古被誉为“滋补胜甲鱼,养伤赛白鸽,美容如珍珠”,被称为“中国黑宝”。其所产的绿蛋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
富来家庭农场位于南康镇黄丽窝村委会海路村,于去年11月创办,农场一期占地面积58亩,投入78万元建设完善养殖设施后,今年年初引进养殖1万多只五黑鸡,突出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建设,打好“生态牌、绿色牌、富硒牌”,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其养殖的五黑鸡是完全自然生态散养,吃稻谷、玉米、草、虫子等长大。养殖周期长,天左右出栏,产品鸡和蛋投放市场后,便获得一致好评。该农场还发展生猪、母猪、蜜蜂等养殖,农场种养以循环模式,采取“猪的沼气水+散养五黑鸡粪便发酵绿色生态无公害的循环种植”等技术,严格执行生态无公害养殖生产管理制度。
“五黑一绿鸡”是铁山港区政府“产业富农”种养重点示范项目,农场二期计划扩大发展—亩,采取“农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拓展带动铁山港区特色优势产业高效化发展,同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为铁山港区创造一个特色、安全、健康、循环种养、原生态绿色、无公害食品。
南康镇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游成规模
观光、采摘、农家乐收入颇丰
走进位于铁山港区南康镇革命老区扫管龙村的肥佬种养基地——茂叶生态园,沿着百香果搭建的绿色长廊漫步行走,两边的瓜果给你不断的喜悦,一串串簇拥着的杨桃,一个个圆润可爱的沃柑,一树树的番桃、青枣、木瓜……在这里,你可以感受田园风光,体验采摘喜悦,还能与亲朋好友相邀前来体会烧烤、垂钓的乐趣,一个集“观光、采摘、农家乐”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正在快速成长。
这个新兴起来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占地面积多亩,是铁山港区南康镇特色农业示范点之一。该种养基地建立于2年8月,去年4月在工商部门注册,过去只在种植上下工夫,主要经营瓜果种植、育苗、畜禽良种培育、农业示范、农业综合服务及其它农业技术综合开发,农业附加值不高。
南康镇分管农业的领导说,现代农业旅游市场广阔,开发潜力大,南康镇涌现不少上规模的特色农业特色产业,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支撑,引领着传统种养朝着“依农建旅、以旅促农、旅农富民”思路发展,充实农民“钱袋子”成为该镇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并着力培育农业旅游示范区。
在政府的引导下,肥佬种养基地依托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农业种养品种,发展集生态农业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依托已有的亩柑桔、50亩番石榴、30亩台湾良种杨桃、亩三华李(套种水果木瓜)、30亩珍珠果、50亩百香果、30亩大青枣、亩芭蕉,开设了杨桃、沃柑、木瓜、百香果、珍珠果、番桃、三华李、青栆、香瓜9个采摘区。并且,该基地尽最大努力丰富景点娱乐项目,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可供多人同时就餐的“农家饭”餐饮服务区,利用90亩养殖水面的开发鱼塘垂钓区,增设烧烤区等新项目,还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提供文艺演出的场地,旅游项目、内容不断丰富,让游客在尽览现代大农业生态之美的同时,参与种植、采摘、垂钓、餐饮、烧烤、休闲、唱歌跳舞娱乐、农事学习等活动,亲身体现农家生产生活的乐趣。
杨桃长势喜人
该种养基地自年开放旅游业后,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休闲体验,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年该基地全年总产值万元。除了水果销售量吨,产值万元,其它林下养殖创收12万元外,餐饮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业,共接待游客2.2万人,年创收万元,占该基地全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
而且,该种养基地积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引导农户适时调整生产规模,优化种植结构,坚持收购和品牌推介。近年来已带动发展周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户多家,带动农户户,户均年增收1万多元。
百香果香万家
南康镇百香果生态农业造福百姓
9月10日一大早,南康镇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点——江鑫农民专业合作社百香果种植(核心)示范点的邱光凯就跟工人一起穿梭在百香果的棚架里,修剪枝叶,让长成的百香果多接受阳光的照射,提高水果品质。他很有满足感地说,我回乡创业发展百香果种植的路子走对了,不仅实现在家门口致富,还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年,走南闯北的社内村委江仄村的村民邱光凯,在国家惠民政策的感召下,毅然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涯,回乡发展种养业。了解到家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土地平整,雨水充沛,光照时间长,全年无霜期将近天,非常适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他决定发展新型百香果生态农业富民的模式。
邱光凯的想法很快得到了镇、村干部的支持。在村委的支持下,他成立了铁山港区江鑫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年他投入了30万元建立(核心)示范点,租用土地亩,种植了70亩百香果,建起30亩养猪场,配套养猪多头,并发展沼池,提供给果木有机肥料。南康镇农业服务中心也为他发展种养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在他辛勤的劳作和各方支持下,第一年百香果亩产就达到0多公斤,收入可观,增强了他扩大生产的信心。发展到今天,他的果园里有台农1号、黄金果、满天星、紫香等品种,并采用立体种养模式,套种捻子树、神秘果,还种植巴西樱桃、灯笼果、东葵杨梅等新兴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江鑫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的生态良好现代特色农业模式,在种植百香果的时候,严格遵守绿色环保的原则,在对果树施肥时,使用农家肥,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有效地控制了化肥农药污染,维护了良好的农业种养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发展、产品优质、高产高效、环境良好的预期目标。
百香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特别的口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邱光凯说,他种植的百香果产品市场广阔,销往全国各地,而且价格也高,每公斤价格可达到8—10元。现在他发展各类果蔬、苗木种植已达到亩,仅百香果一项,年产值就达到60万元。
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江鑫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向农民免费提供技术,并通过保证收购等方式带动社内村委贫困户富民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实现更快增收。在该核心示范区的示范下,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参与百香果产业的种植热情。该镇的夏塘村、水鸭塘村、雷田村、大塘村目前共发展了亩的百香果种植,有效引领和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水磨岭林下养鸡效益显著
来到南康镇水磨岭林下养鸡场,你可看到6多万只鸡在浓密的树荫下随意地散步、休憩,饿了,渴了,便到自动投喂器进食、饮水,鸡自由生长,长势喜人。鸡的活动减少了林木的病虫害,林木获得了有机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这种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建立起鸡与林木互促互利良性循环的立体种养的生态养殖新模式在铁山港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铁山港区南康镇水磨岭养鸡场自年开始经营,年以该场为主体建立了铁山港区水磨岭林下养殖(核心)示范区,投入万元建设完善鸡舍、道路、投喂设备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连片亩森林进行建设,大面积的林荫对鸡具有调节气温作用,相当于“天然空调”,减少了鸡的病害,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养殖的鸡绿色、环保、健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示范区建立当年便通过了北海市产业富民项目基地的验收。
该基地经济效益显著,每年出栏肉鸡15万羽以上,年产值达万元,每年可以为市场提供标准化养殖的无公害林下养鸡15万只左右,由于放养环境好、喂养周期长,肉鸡成品的口味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已具有完善的销售网络,主要供应北海市各家禽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年获利润万元以上。
该基地充分利用原有的桉树林和绿化苗木林进行林下养殖,把自然资源优质转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建立以林为主的林下养殖,促进林木(桉树、绿化苗木)生长的林业经营模式,提高林地的利用率、产出率和复种指数,让单一林业向复合林业发展,提高林业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维护生态安全,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下养殖把禽畜养殖由村内转移到林间,改变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可有效减少病菌传染,产出的产品绿色、环保、健康。
基地还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作为产业富民项目,发挥了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通过养殖场的规划建设,每年培训农户良种鸡养殖技术,带动农户积极参与林下养鸡,使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还为附近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实现林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目前,项目直接带动周边20农户参与林下养殖,提高了参与农户的收入,每户年均增收约6元以上。今年该示范区计划对现有的林下养殖进一步拓展,计划新增林下养殖5万羽,带动农户26户,不断带动拓展和辐射群众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同时完善销售服务体系,完善扶贫机制,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北海日报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zy/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