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辞海之杜鹃花的别名

编著:田家双

杜鹃花的别名

HappyWomen`sDay

红踯躅

红杜鹃花的别称。唐张祜《舞》:“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唐王建《宫词》:“敕赐一窠红踯躅,谢恩未了奏花开。”宋王安石《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亦见旧时红踯躅,为言春至每伤心。”宋洪迈《容斋随笔?玉蕊杜鹃》:“润州鹤林寺杜鹃,乃今映山红,又名红踯躅者。”宋陈造《再次韵答许节推二首》:“东风已拆红踯躅,碧树更啼黄栗留。”宋侯遗《茅山书院》:“山花红踯躅,庭树绿栟榈。”

满山红

红杜鹃花的别称。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杜鹃楼》:“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宋吴芾《和林大任三首》:“疑是余霞天外落,不应花解满山红。”

山鹃

杜鹃花。宋林景熙《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清泪秋荒辽海鹤,古魂春冷蜀山鹃。”元王冕《世情》:“草肥燕地马,花老蜀山鹃。”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处山鹃盛开,皆在水涯岸侧,不作蔓山布谷之观。”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处山鹃鲜丽,光彩夺目。”

山客

杜鹃花的雅称。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昔张敏叔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伯声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踯躅为山客。’”踯躅,即杜鹃花。另,隐士。晋葛洪《抱朴子?正郭》:“若不能结踪山客,离群独往,则当掩景渊洿,韬鳞括囊。”《魏书?裴衍传》:“诏曰:‘知欲养疴中岳,练石嵩岭,栖素云根,饵芝清壑。腾迹之操,深用嘉焉。但治缺古风,有愧山客耳。’”唐王维《田园乐》:“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清王夫之《小楼雨枕》:“江城二月催寒雨,山客三更梦岭云。”又,居住在山中的人。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七:“毛女在华山,山客猎师世世见之。”

山榴

杜鹃花的别名。南朝何逊《七召》:“河柳垂叶,山榴发英。”唐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唐刘禹锡《伤愚溪》:“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唐韩愈《杏花》:“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宋晏殊《采桑子》:“朱槿开时,尚有山榴一两枝。”宋晁端礼《浣溪沙》:“似火山榴映翠娥,依依香汗浥轻罗,恼人无奈是横波。”清曹寅《戏题西轩草木》:“甘蕉叶大戎葵丑,或有山榴似火燃。”

山石榴

杜鹃花的别称。花开红色。也叫映山红。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宋陆游《杂题》:“湖堤疏瘦水杨柳,村舍殷红山石榴。”

山踯躅

杜鹃花的别称。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唐韩偓《见花》:“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宋刘倓《横山》:“红缀舞衣山踯躅,白裁玉版野蔷薇。”参阅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山踯躅》。

映山红

杜鹃花的别名。宋陈允平《月宫春》:“鬓云斜插映山红,春重淡香融。”宋杨公远《白杜鹃花》:“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宋李颀《古今诗话》:“映山红生于山坡欹侧之地,高不过五七尺,花繁而红,辉映山林,开时杜鹃始啼,又名杜鹃花。”宋楼钥《山中怀仲兄》:“芳草绝怜随意绿,野花真是映山红。”宋杨万里《明发西馆晨炊蔼冈》:“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宋刘萧仲《子规》:“啼后血流成底事,只应都作映山红。”

踯躅

杜鹃花的别名。唐白居易《题元十八溪居》:“晚叶尚开红踯躅,秋房初结白芙蓉。”唐韩愈《答张十一功曹》:“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宋黄庭坚《观化十五首》:“红罗步障三十里,忆得南溪踯躅花。”宋陈亚《生查子》:“浪荡去未来,踯躅花频换。”宋陆游《东园小饮》:“高枝濯濯辛夷紫,密叶深深踯躅红。”清赵翼《肇璜殁后其子以君手植杜鹃一本见贻》:“一枝踯躅赠留贻,老瓦盆经手泽滋。”另,顿足。《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王先谦集解:“踯躅,以足击地也。”又,徘徊不进貌。《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明陈子龙《小车行》:“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tianjia

田家双:辽宁营口人。著有《撷英拾韵全调词》填遍词谱,凡多个词牌子,多首词。

新浪博客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zy/93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