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白起我等你到三十五岁
“我等你到三十五岁,
如果到时候你还不来,
我就去找别人了。”
我不无辜,可我也没罪。
我不过是喜欢着一个人。
《我等你到三十五岁》是一名同志小说家的作品,其作者在晋江文学城用笔名“白起”,然后到天涯用笔名“南康”,后故以“南康白起”称之。年在湘江投江自尽,疑是其男友两年前结婚引发抑郁症,让他猝离人世,才子凋零,令无数人扼腕叹息。逝世时才28岁。
这样的悲剧让我也想明白了一些道理,结果是如今我觉得“同性恋”不应该受到歧视与排斥的了。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对于“同性恋”这个词我用的始终都是双引号,这是因为在我看来这个词本身就不应该存在,它只是所谓的“异性恋”给异于常人的他们贴上的一个标签罢了!
对于“同性恋”产生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说是遗传因素导致,一说是后天因素导致。虽然目前对此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我相信,每一个“同性恋”自身都想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他们做不到!
行笔至此,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在一所落后地区的小学,校方因为想改进学生的营养状况,每天都会给所有学生每人发放一瓶牛奶。而其中有一个学生对奶制品过敏,第二次喝完牛奶之后就反应激烈,之后每次喝牛奶都会大呕一番,于是之后他就再也不敢去触碰学校发的牛奶。但在当时,因为地区知识水平的落后,人们并不知道过敏这一现象,所以他身边的同学甚至是老师都认为他这个人很奇怪,觉得他很矫情。在他们看来,别人能喝的牛奶唯独这个学生不能喝的这件事无法理解,因而将他当做一个异类来看待。于是他在学校深受身边同学老师的排挤与歧视。直到后来,终于他的同桌再也无法忍受,站出来对老师说:“求求你别再强迫他喝牛奶了,我每天看到他喝完之后作呕的样子我都受不了,他就是喝不了啊!其实他也想要和我们一样每天快快乐乐地喝完那一瓶牛奶,可是他做不到啊”
是啊,这一句话掷地有声,那个学生本身并没有错,但却受到了来自周围人的排挤甚至歧视,这对他一点儿都不公平。究其原因,我认为只是我们习惯于站在多数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某些事情上,往往少数人就意味着错误。在这个故事中,小男孩显然就是那个与众不同的个别,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会站在他的对立面,会把他当做异类来看待。
“同性恋”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试想如果作为一个“异性恋”,你来到一个周围都是“同性恋”的世界,那你是否就不正常了?所以我认为无论“同性恋”是不是一种病,都不应该受到排挤与歧视,它只是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同,仅此而已!
之前看过一期《暴走大事件》,里面曾谈过“同性恋”这个话题,小编觉得挺有道理,下面就把王尼玛的那段话分享给大家。
我们每一个人过一辈子,不可能永远都做主流的事情。总有那么几次,我们做出了与众不同的事情,做出了不符合常理的决定。我们变成了怪小孩,变成了少数人,变成了异类,但我们并没有错。有些事情的确是没有对错,只是不同而已!
支持同性恋,就是在支持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面,我们需要听少数的声音,要尊重少数的权力,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够看到,30岁的女性不会被轻易冠上剩余的头衔屡被催婚,五六十岁还在追求爱情的老人不会被人说“老不正经”,只生了女孩的妈妈不会被要求继续追生男孩。我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年轻人的婚姻不会无法自主而被两个家庭左右,丁克家庭不会被三姑六婆指指点点,选择终生不婚的朋友不会成为异类,同性恋,不会难以启齿,不会孤单无助,只要我们这一代继续努力,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by王尼玛
文章所有图片来自《断背山》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xw/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