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人再难见到的22样东西

已经拉开了帷幕

南康的变化也时刻没停下

经济、民生、交通、生活环境……

样样都在发生变化!

新延长或新修好几条路

哪里又有了新的店

我们的目光始终落在新的事物上

而那些曾经陪伴过我们成长、长大的

“老伙伴”却在渐渐无声无息的消失不见

今天,大波就给带着大家短暂“穿越”一把

回到上个世纪落后但温暖的老南康

看看那些个生活中的老物件

老旧的电风扇,生锈的煤球炉

缺罩的洋油灯,脱底的搪瓷盆

……

一件件,都带着深深的岁月斑驳和记忆痕迹。

1

28寸自行车

在汽车、摩托还没有普及的年代

二八自行车就成了老那康人最常用的代步工具

平时生活所需的粮食、物件都靠它运输

尤其是过年时,自行车上便挂满了年货

老爸心满意足地按下车铃

清脆的铃声便在村里回响

这一幕至今让许多老南康人念念不忘

2

纳凉藤椅、竹椅

那时候南康还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

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农村

当夏天傍晚,暑气渐消

三五个街坊邻居便不约而同的

搬上自己的藤椅走出家门

围坐在一起纳凉,彼此分享生活的琐事

简单而快乐

3

台钟

以前买东西除了要有钱还要有购买票

买回家的时候宝贝得很

心灵手巧的奶奶

特意钩了一块镂空的花布盖在上面

每到整点的时候

台钟就会发出的“铛铛”的声儿~

4

电子管收音机

那时候只要家里买了收音机

每天放学后孩子们便会飞奔回家

把收音机开到最大声

一边做作业

一边歪着脑袋好奇里面的声音是从哪来的

老南康人都知道

当时这个“会说话的盒子”可是风靡了好一阵

甚至一度成为南康人结婚必备四大件之一

5

蝴蝶牌缝纫机

以前过年穿的棉袄、缝缝补补的活儿

都是妈妈用缝纫机一针一线缝制的

听着缝纫机悦耳的的声音

总感觉很神奇

对于很多老南康人来说

缝纫机不仅是缝补工具

小时候,妈妈将主机收起来

铺上一层花布

缝纫机便可以当写字桌用

6

黑白电视机

以前家里有台电视机可是相当拉风的事情

村里邻居晚上都会聚到一起看

虽然那时候的画质、音效都不太好

但一点都不会影响大家观看的心情

当电视信号接收不好时,主人便站起身

慎重的摇摇天线,拍拍电视

引来的又是一阵欢笑

7

雪花膏

雪花膏,妈妈辈的肯定都用过

外表花俏的铁盒

一打开就能闻到浓厚的香味

护肤效果也相当不错

小时候,爱美的南康妹崽子还会收集空的盒子

用来装自己心仪的小首饰~

8

纳鞋垫

以前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妈妈们便会用笔在报纸上描出家人脚的大小

然后孜孜不倦的搓线,纳鞋底,上鞋帮子

记忆中妈妈的鞋样子

温暖又踏实

每一个鞋垫都记载着孩子的成长

9

玻璃底片

相信很多老南康人对这个并不陌生

上个世纪70年代

大部分照相馆使用的都是这种底片

那时候

一年中最紧张的便是拍全家照的日子

每个人都换上最干净整洁的衣服

用底片记录自己最美好的样子

10

竹摇篮

以前的竹摇篮构造都非常简单

也没有那么多附加功能

但是却是每个南康人共同的童年回忆

一家的竹摇篮都会哥哥用完弟弟再用

自己家的孩子用不上了

如果街坊邻居有适龄的婴儿

便会拱手相送

据说,用过的摇篮都是带着福气的

因此,许多家庭也都乐于接受这份礼物

11

电风扇

老南康人夏天必备的是蒲扇

但当时每家梦寐以求的

都是电风扇

小时候一到夏天

便搬自己的小板凳坐在风扇前

一边啃西瓜,一边吹风扇

简直是帝王般的享受!

12

竹编火炉

这可是老底子南康人冬天必备取暖神器

将木炭倒进里面

再撒些灰盖住

温暖又不会太烫

这个冬天绝对不会冷了!

13

手表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南康结婚流行“老三件”

其中第一件便是上海牌的手表

当时出门能戴着上海牌手表

感觉倍有面儿~

14

樟木箱

樟木箱也叫女儿箱

以前南康妹崽子出嫁时

娘家都会准备樟木箱作为陪嫁之物

听长辈说,樟木箱自着香樟木的香气

这种香气防虫防蛀

所以可以放心的把贵重物品放进去15

搪瓷杯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很多这样的杯子

有的上面是大红喜字和鲜艳花卉

有的是毛主席的语录

还有的是家里长辈工作的工厂名字……

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再用这种杯子喝水了

但许多老南康人的家里或许还会它的身影

16

顶针

小时候没什么玩具

这样一个小玩意儿就可以玩很久

经常在奶奶缝衣服的时候抢过来套在自己的手上

金闪闪的特别好看

长大后才明白

这个其实是在缝针顶过衣料的时候,用来保护手指的

17

竹壳热水壶

这样的热水壶可以说很罕见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可以加热的饮水机

用热水壶似乎有些过时了

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结婚送对花花绿绿的热水瓶

依然还是拿的出手的

18

棕绷

现在大家都向往席梦思大床

但很多老南康人却对这种棕绷床念念不忘

奶奶就经常念叨小孩子只能睡棕绷

棕绷床是用木头做成框架

然后用棕丝加工成的棕线密密地串编成的床面

它的韧性极好,受力均匀,软硬适度

尤其适合颈椎、腰椎不好的人

19

煤油灯

以前老南康没有台灯的时候经常用这个

而且有些家庭为了省钱

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

做饭时,灯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

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

20

手工推子

现在的理发店早已淘汰了这种老式的手工推子

但在有些弄堂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匠人们坚守着传统

老南康人都喜欢去那些开了好多年的理发摊

价格便宜,理得也不差

21

搓衣板

洗衣机还没有出来的时候

家家户户洗衣服都用它

妈妈把搓衣板放在盆子里洗衣服的样子

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22

篦子

小时候家里一定会准备一个

据说小孩脑袋上爱生虱子

用这个可以梳出来很多

你有用过吗?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内心有很多感慨?

虽然这些老物件已经渐渐

退出了我们生活的舞台

成为了记录历史的文物

但是每次看到它们

依然会勾出无数的回忆

想起那个老底子的南康

和老一辈的南康人

这大概就是这些老物件

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吧

▍内容来源:南康微视野

▍图文编辑:羊大波(转载请注明出处)

▍商务合作:(







































白癜风克星
白癜风诊疗指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kangzx.com/nksxw/47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